戰略要地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82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國大事年表

[複製鏈接]

336

主題

1036

帖子

1483

積分

總區長

Rank: 8Rank: 8

積分
1483

分享勳章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1-24 20:4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西元2世紀 羅馬歷史學家塔西陀在《日爾曼尼亞志》一書中首次提到斯拉夫維涅德人。
西元6世紀 斯拉夫人已經不斷被拜占庭和敘利亞作家所提及。他們居住在多瑙河和維斯瓦河之間。其東部分支稱安特人,是東斯拉夫人的祖先。
西元862年 瓦良格人酋長留裏克兄弟應諾夫哥羅德貴族邀請,幫助平息叛亂,在諾夫哥羅德自稱王公,建立了瓦良格人的留裏克王朝。
西元862~879年 留裏克在位。
西元882年 留裏克親屬奧列格南下奪取基輔及其周圍地區,定都基輔。
西元882~912年 奧列格在位。
西元907年 俄羅斯軍隊進攻君士坦丁堡,羅斯與拜占庭簽定了第一個關於友好關係、國際貿易和航海準則的條約。
西元911年 羅斯軍隊再次遠征君士坦丁堡。
西元912~945年 伊戈爾在位。
西元941年 伊戈爾第一次遠征拜占庭,被“希臘火”打敗。
西元944年 伊戈爾第二次遠征拜占庭,迫使拜占庭接受新的商約。兩國還簽訂了反對共同敵人的軍事同盟。
西元945~969年 伊戈爾的妻子奧麗加在位。
西元957年左右 女大公奧麗加出訪君士坦丁堡,接受了基督教。
西元965~972年 斯維雅托斯拉夫在位。
西元980~1015年 弗拉基米爾在位。
西元988年 弗拉基米爾通過同拜占庭皇帝的妹妹安娜公主結婚,加入希臘正教派的基督教,並把基督教定為羅斯的國教。
1015~1019年 斯維雅托波爾克在位。
1019~1054年 智者雅羅斯拉夫在位。
1037~1041年 興建基輔的索菲亞大教堂。這座教堂是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東正教建築的精品。
1045~1050年 興建諾夫哥羅德的索菲亞大教堂。
1051年“智者”雅羅斯拉夫任命《教條和神恩講話》的作者伊拉裏翁為基輔的都主教。這是擔任都主教一職的第一位俄羅斯人。
1113~1125年 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在位。
1147年 編年史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
1240年 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攻佔基輔。
1243年 拔都建立金帳汗國,定都薩萊(現在的阿斯特拉罕)。
1345~1341年 伊凡•卡裏達為莫斯科王公
1328年 伊凡•卡裏達獲得弗拉基米爾大公稱號。
1380年9月 羅斯軍隊與馬麥的蒙古軍隊在庫裏科沃曠野會戰,大敗韃靼人。莫斯科大公季米特裏•伊凡諾維奇因領導這次會戰功績卓著,獲得了“頓斯科伊”的尊號,意為頓河王。
1382年 在羅斯第一次提到火器。
1389~1425年 瓦西裏一世在位。
1425~1462年 失明大公瓦西裏•瓦西裏耶維奇在位。
1462~1505年 伊凡三世在位。
1478年 諾夫哥羅德併入莫斯科公國。
1480年 俄國人民擺脫蒙古人的統治。
1485年 特維爾併入莫斯科公國。
1489年 維亞特卡合併于莫斯科公國。
1497年 伊凡三世頒佈全國統一的法典,第一次用法律形式限制農民的出走權。
1500~1503年 伊凡三世發動對立陶宛的戰爭,將傑斯納河和奧卡河之間的地區併入莫斯科公國。
1505~1533年 瓦西裏三世在位。
1510年 莫斯科兼併普斯科夫。
1514年 從立陶宛手中奪取斯摩棱斯克。
1521年 兼併梁贊公國。
1533~1584年 伊凡四世在位。
1547年1月19日 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為俄國第一個沙皇。俄國沙皇的歷史從此開始。
1549年 召開了統治階級各等級的“協商會議”。這是俄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縉紳會議,縉紳會議的召開標誌著俄國等級君主制的確立。
1550年 頒佈伊凡四世法典。
1551年1月~5月 召開了宗教界代表和世俗封建主代表參加的“百章會議”,討論了教會改革和國家改革等問題,通過了1550年的法典。
1551年夏 楚瓦什併入莫斯科。
1552年 莫斯科征服喀山汗國。
1555~1560年 興建瓦西裏•勃拉任內大教堂。
1556年 莫斯科征服阿斯特拉罕汗國。
1558~1583年 立沃尼亞戰爭。
1565~1572年 實行沙皇特轄制。
1581年 頒佈“禁年”法令,暫時取消農民在尤裏耶夫節離開主人的權利。俄國哥薩克首領葉爾馬克侵入西伯利亞,擊敗失必兒汗國。
1584~1598年 沙皇費多爾•伊凡諾維奇在位。
1589年 在俄國建立獨立的牧首區,大主教約夫當選為俄國東正教會的第一任牧首,俄國東正教會徹底擺脫了對君士坦丁堡的依附。
1598年1月6日 費多爾•伊凡諾維奇去世,留裏克王朝終結。
1598~1605年 伯里斯•戈都諾夫在位。
1601~1603年 俄國發生大災荒,有近三分之一的人餓死。
1605~1606年 偽季米特裏一世為沙皇。
1606~1610年 瓦西裏•叔伊斯基在位。
1606~1607年 伊凡•鮑洛特尼科夫領導的農民起義。這是俄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農民起義。
1610~1613年 以姆斯季斯拉夫斯基為首的“七波雅爾執政”時期。
1611年1~3月 普羅科比•梁普諾夫領導的第一民軍建立。
1611年9~10月 商人米甯和帕紮爾斯基公爵領導的第二民軍建立。
1612年10月 民軍將波蘭武裝干涉者驅逐出莫斯科。
1613年 莫斯科召開縉紳會議,推舉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羅曼諾夫為沙皇。羅曼諾夫王朝從此開始。
1613~1645年 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羅曼諾夫在位。
1617年 俄國同瑞典簽訂《斯托爾鮑沃永久和約》。
1618年 同波蘭簽訂了為期14年的德烏林諾協定。
1628年 興建克拉斯諾雅爾斯克。
1632~1634年 俄國同波蘭爭奪斯摩棱斯克的戰爭。
1643~1646年 瓦•波雅爾科夫率軍侵入中國黑龍江地區。
1645~1676年 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在位。
1647年 鄂霍次克市奠基。
1649年 由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主持召開的縉紳會議通過《會議法典》,取消了農民的一切出走權,賦予農奴主對逃亡農奴有永久的追捕權,確立了農奴在土地、人身和司法上對地主~農奴主的依附關係。這標誌著農奴制在全國範圍內的最後形成。
1654~1667年 俄波爭奪烏克蘭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雙方於1667年簽訂了《安德魯索沃停戰協定》,把烏克蘭劃分為兩個部分:第聶伯河左岸(即東烏克蘭)歸俄國,第聶伯河右岸(即西烏克蘭)歸波蘭。第聶伯河右岸的基輔及其附近地區由俄軍佔領兩年,但實際上被俄國永遠佔有。俄國收復了斯摩棱斯克、契爾尼哥夫、謝維爾斯克和斯塔羅杜勃等地。
1655年 尼康進行教會改革。
1656~1658年 俄瑞戰爭。
1661年 伊爾庫斯克奠基。
1667~1671年 斯捷潘•拉辛領導農民起義。
1676~1682年 費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在位。
1682年 納裏什金家族和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間的爭權鬥爭。莫斯科的射擊軍叛亂。
1682~1696年 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同時被宣佈為沙皇,索菲婭攝政。
1682~1725年 彼得一世在位。
1686年 彼得一世建立“少年兵團”。
1686年 俄波締結“永久和約”。
1687年 由著名詩人西梅昂•波洛茨基倡議,建立了斯拉夫�希臘�拉丁學院,這是莫斯科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學校。
1687和1689年 戈利津公爵兩次遠征克裏木,均以失敗而告終。
1689年 中俄締結《尼布楚條約》,這是俄中兩國簽訂的第一個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條約。
1695和1696年 彼得一世兩次遠征亞速夫,最後奪取了亞速夫,獲得了亞速海的出海口。
1696~1725年 彼得一世在位。
1697~1698年 彼得一世隨大使團到西歐考察。
1698年 莫斯科發生射擊軍叛亂。
1700年 採用新的立法~儒略曆。
1700~1721年 俄國與瑞典進行的北方戰爭。
1703年 在莫斯科出版了《新聞報》,這是俄國第一份正式印刷的報紙。
開始興建聖彼德堡。
1713年 彼得一世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到彼得堡。
1718~1721年 廢除衙門代之以新的中央機關~委員會。
1719年 將全國劃分為50個州。
1721年 俄瑞簽訂《尼什塔特和約》,它以法律的形式確認,波羅的海及其沿岸地區歸屬俄國。從此俄國打開了通往西歐的窗戶,由一個內陸國家擴張成了一個瀕海的強國。俄國從此開始稱為俄羅斯帝國。彼得一世接受了皇帝的封號,俄國沙皇從此開始稱皇帝。設立東正教事務管理局(正教院),結束了教會和世俗政權之間的權力之爭,使教會權力從屬於世俗政權。開始修建葉卡捷林堡要塞。
1722年 頒佈“官秩表”,把全部文武官員分為14級,破除了門第觀念,論功取仕。
1725年 俄國科學院成立,下設數學、物理和社會科學三大部。它不但是一個研究機構,而且還是一個教學機構,附設了大學和中學。
1725~1727年 葉卡捷林娜一世在位。
1725~1730年 白令的第一勘察加探險。
1727~1730年 彼得一世的孫子彼得二世在位。
1730~1740 伊凡五世的女兒安娜•伊凡諾夫娜在位。
1733~1743年 白令第二次勘察加探險,最終證實了歐亞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存在著海峽。
1735~1739年 俄土戰爭。
1740年 安娜病死,其侄女的剛生下三個月的嬰兒伊凡•安東諾維奇被指定為王位繼承人,稱伊凡六世。
1741~1761年 彼得一世的女兒葉麗薩維塔•彼得羅夫娜在位。
1755年 羅蒙諾索夫創辦俄國的第一所大學~莫斯科大學。該校當時設哲學、法律和醫學三個系。
1756~1763年 俄國參加七年戰爭。
1761~1762年 彼得三世在位。
1762~1796年 葉卡捷林娜二世在位。
1764年 廢除修道院和教會土地所有制,將其農民劃歸經濟院管理,此類農民稱“經濟農”。
1767年 召開新法典編纂委員會會議。
1771年 俄國軍隊佔領了整個克裏木半島。
1772年 俄普奧第一次瓜分波蘭。俄國佔領了西德維納河、德魯奇河和第聶伯河之間的白俄羅斯地區(裏夫蘭省、波洛茨克省的北部、維貼布斯克省、姆什切斯拉夫省和明斯克省的東南部)和拉脫維亞的一部分,共92000平方公里。
1773~1775年 普加喬夫領導的農民起義。
1779年 黑海艦隊建立。
1783年 沙皇政府宣佈克裏木汗國合併於俄國。
1784年 謝裏霍夫在阿拉斯加建起了俄國的第一批居民點,宣佈這些地方歸俄國所有。
1793年 俄國和普魯士第二次瓜分波蘭。俄國得到了白俄羅斯的一部分,立陶宛的一部分和西烏克蘭的大部分地區,共25萬平方公里。
1795年 俄普奧第三次瓜分波蘭。俄國吞併了立陶宛、庫爾蘭、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把邊界推進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線,共12萬平方公里。
1796~1801年 保羅一世在位。
1799年 俄美公司成立。
1801年 宣佈把從1783年開始受俄國保護的格魯吉亞併入俄國。
1801~1825年 亞歷山大一世在位。
1803年 頒佈《自由農民法令》,允許地主自由解放農奴,但農奴必需繳付巨額贖金。
1804年 政府允許大學自治。校長、院長可由教授會議推選,教授會議世大學的主管機關。
1809年 斯佩蘭斯基擬訂了一個龐大的國家改革計畫,主張採納君主立憲的外殼在俄國實行特殊的議會制度~國家杜馬。
1810年 成立具有諮詢性質的國務會議。
1811年 創辦了皇村高等專科學校,專門培養國家高級官員。
1812年 反對拿破崙侵略的衛國戰爭。
1815年 俄普奧三國締結神聖同盟。華沙大公國併入俄國。
1819年 彼得堡大學建立。
1825~1855年 尼古拉一世在位。
1825年12月14日 十二月黨人起義。
1826年 在1812年建立的“皇帝陛下辦公廳”下設第三廳,掌管高級員警事務,其執行機關是憲兵團。
1832年 國民教育大臣烏瓦洛夫提出“東正教、專制制度、國民性”三位一體的官方國民性理論。
1834年 基輔大學建立。
1834~1859年 達格斯坦和車臣沙米爾領導的山民起義。
1835年 頒佈了第一個工廠法。 頒佈了新的大學條例,取消了大學自治。
1836年《現代人》雜誌創刊。
1837年 俄國的第一條客運鐵路(彼得堡到皇村)通車。
1837~1841年 基謝廖夫對國有農民管理制度進行改革。
1839~1843年 財政大臣康克林進行財政和貨幣改革,以銀盧布作為貨幣流通的基礎。
1839年 阿•斯•霍米亞科夫的《論新與舊》一文發表。從此開始了俄國思想史上的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爭論。
1848年 沙皇尼古拉一世發表宣言,號召撲滅歐洲革命。
1849年 尼古拉一世派大軍鎮壓匈牙利革命。
1851年 從彼得堡到莫斯科的鐵路通車。
1853~1856年 克裏木戰爭。
1855~1881年 亞歷山大二世在位。
1856年 簽訂《巴黎條約》,結束了克裏木戰爭。 大赦流放的十二月黨人。
1857年 赫爾岑和奧格廖夫的《鐘聲》雜誌創刊於倫敦。
1858年 中俄《璦琿條約》。
1859年 俄國軍隊佔領了車臣和納戈爾諾達格斯坦,沙米爾被俘。
1860年 中俄《北京條約》。
1860年 國家銀行建立。
1861年2月19日 亞歷山大二世頒佈了《關於農民脫離農奴依附地位的總法令》。
1862~1874年 米留金的軍事改革。
1863年 廢除酒類專賣,徵收消費稅。廢除體罰。
1863年6月 頒佈了新的大學條例,恢復大學自治。
1864年 進行地方自治改革,設立地方自治局; 進行司法改革,實行陪審員制度; 進行中等教育改革,允許社會團體和私人創辦小學,在中學實行各個等級和信仰平等的原則。
1864~1885年 征服中亞細亞。
1865年 通過了《臨時出版章程》,放鬆了書報檢查,規定在出版前不受政府有關部門的檢查,但只限於彼得堡和莫斯科。
1867年 沙皇政府將阿拉斯加以720萬美元賣給美國。俄美公司關閉。
1870年4月22日(新曆) 弗拉基米爾•伊裏奇•列寧誕生于辛比爾斯克。
1870年 進行城市改革,在俄國城市中建立無等級的城市自治機關~城市杜馬。
1870年10月 外交大臣戈爾恰科夫通知《巴黎條約》的簽字國,表示要放棄限制它在黑海主權的相關條款。
1871年3月 《巴黎條約》的參加國簽訂了所謂的《倫敦公約》,俄國重新獲得在黑海的權利。
1872年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俄譯本出版。
1873年 “三皇同盟”形成。
1874年 民粹派發起“到民間去”運動。
1875年 “南俄工人協會”在奧德薩成立。
1876年 民粹派秘密組織“土地和自由”社建立。
1877~1878年 俄土戰爭。
1978年 “俄國北方工人協會”在彼得堡創立。
1879年8月 “土地和自由”社分裂為民意党和黑分社。
1880年2月 洛裏斯~梅利柯夫領導的維護國家秩序和社會安全的最高治安委員會成立。
1880年8月 撤銷維護國家秩序和社會安全的最高治安委員會和第三廳,其職權轉歸由洛裏斯�梅利柯夫領導的內務部。
1881年3月1日 亞歷山大二世被刺身亡。
1881~1894年 亞歷山大三世在位。
1881年5月 亞歷山大三世發佈了《專制制度不可動搖》的宣言。
1881年8月 頒佈了《保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條例》。
1882~1886年 通過了一系列工廠法。
1882年 成立農民土地銀行。 頒佈了限制使用童工的法律。 成立工廠檢查機關,監督工廠法的執行情況。 廢除了歐俄部分的人頭稅(從1899年起,西伯利亞的人頭稅也廢除了)。 頒佈了新的《臨時出版條例》,加強了出版審查。
1883年 普列漢諾夫在日內瓦建立第一個俄國馬克思主義團體~“勞動解放社”。
1884年 新的大學條例,取消了大學自治,把大學置於當局和督學的嚴密監視之下。
1885年 莫羅佐夫工廠工人罷工。成立貴族土地銀行。頒佈禁止工業企業中的婦女和未成年人夜間工作的法令。
1886年頒佈限制農民分家的法令。頒佈農業雇工條例。
1889~1892年 米•伊•勃魯斯涅夫領導的社會民主主義組織在彼得堡活動。
1890年6月 頒佈新的地方自治機構條例。
1891年 開始興建西伯利亞大鐵路。 黑土地帶的20個省發生饑荒。
1893年 頒佈限制農民村社土地重分的法律。
1894年 實行酒類專賣。
1894~1917年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位。
1895年 列寧在彼得堡組織“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
1897年 第一次全俄人口普查。 謝•尤•維特進行貨幣改革,實行金本位制。
1897~1901年 修建中東鐵路。
1898年 俄國社會民主工党成立,在明斯克舉行了第一次代表大會。 俄國迫使清政府簽訂《旅大租地條約》,強租旅大25年。
1899~1903年 工業危機。
1900年 《火星報》創刊。
1901~1902年 社會革命黨成立。
1902年 自由派的《解放》雜誌創刊。
1902年6月 莫斯科地方自治局代表會議,通過了溫和的自由主義改革綱領。
1903年 南俄工人總罷工。
1903年7~8月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於布魯塞爾、倫敦召開。在代表大會上黨分裂為`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和以馬爾托夫為首的“孟什維克”兩派。
1903年8月 謝•尤•維特辭去財政大臣之職,被任命為大臣委員會主席。
1904~1905年 俄日戰爭。
1904年1月 俄國自由派組織“解放聯盟”成立。
1905年1月3日 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廠大罷工。
1905年1月9日“流血的星期日”。第一次俄國革命開始。
1905年10月12~18日 俄國最大的自由派政黨~立憲民主黨成立大會。
1905年10月17日 尼古拉二世頒佈《整頓國家秩序宣言》即《十月十七日宣言》,賜予公民自由,賦予國家杜馬以立法職能。俄國開始向立憲君主制過渡。
1905年10月19日 成立了以維特為首的大臣會議。
1905年10月 極右翼政黨~俄國人民聯盟成立。
1905年11月 頒佈了縮減農民贖金的詔書。
1905年11月10日 右翼自由派政黨~“十月十七日聯盟”(也稱“十月黨”)成立。
1906年2月20日 將國務會議改組成與國家杜馬並列的上院。
1906年4月16日 維特辭職,任命戈列梅金為大臣會議主席。
1906年4月23日 頒佈了新版的《俄羅斯帝國國家根本法》,規定了沙皇、國家杜馬和國務會議的許可權,沙皇的權力開始受到法律的限制。
1906年4月27日 第一屆國家杜馬開幕。
1906年7月8日 戈列梅金辭職,內務大臣斯托雷平被任命為大臣會議主席。
1906年7月9日 第一屆國家杜馬被解散。
1906年7月10日 182名國家杜馬代表在芬蘭的維堡發表了《維堡宣言》,號召居民不納稅,不服兵役。
1906年8月12日 刺殺斯托雷平未遂。
1906年8月19日 成立戰地軍事法庭。
1906年11月9日 沙皇政府頒佈法令,允許農民帶著份地推出村社。斯托雷平農業改革從此開始。
1907年2月20日 第二屆國家杜馬開幕。
1907年6月3日 解散第二屆國家杜馬,頒佈新的選舉法。
1907年11月1日~1912年6月9日 第三屆國家杜馬。
1909年 薩拉托夫大學建立。
1910年6月14日 國家杜馬通過了斯托雷平的農業改革方案。
1911年9月1日 斯托雷平在基輔遇刺,後因搶救無效於9月5日去世。
1911年9月11日 任命科科夫策夫為大臣會議主席。
1912年1月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六次代表會議在布拉格召開,取消派被開除出黨。
1912年4月 勒拿慘案。
1912年11月5日 第四屆國家杜馬開幕。
1913年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1914年1月30日 科科夫策夫辭職,戈列梅金被任命為大臣會議主席。
1914年 俄國參加第一世界大戰。彼得堡改稱彼得格勒。
1916年1月20日 戈列梅金辭職,施蒂梅爾被任命為大臣會議主席。
1916年11月10日 施蒂梅爾辭職,特列波夫任大臣會議主席。
1916年12月27日 特列波夫辭職,戈利岑任大臣會議主席。
1917年2月23日 彼得格勒女工舉行示威遊行。
1917年2月25日 彼得格勒總罷工。
1917年2月27日 “進步聯盟”的成員組成了由羅將科領導的國家杜馬臨時委員會。社會主義政黨的代表組成了由孟什維克杜馬黨團領袖齊赫擇領導的彼得格勒工人代表蘇維埃。
1917年3月2日 國家杜馬臨時委員會組成了以Г•Е•李沃夫公爵為首的臨時政府。 尼古拉二世宣佈退位,將皇位傳給米哈伊爾•亞曆山德洛維奇。
1917年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3日 米哈伊爾宣佈放棄皇位。
1917年3月8日 沙皇全家被逮捕。
1917年 列寧四月提綱
1917年 七月流血事件
1917年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掌握的政權——蘇維埃政府誕生。德國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隨後的幾年裏,通過殘酷的內戰擊敗了白軍和協約國的干涉。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918年7月16日 在葉卡捷林堡處決了尼古拉二世全家
1918~1920年 三年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1919 年3月,共產國際在列寧領導下成立,總部設在莫斯科
1921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共同組成了蘇聯。
1924年1月21日,蘇聯的締造者列寧逝世。約瑟夫? 史達林獲得政權。
1925年12月,聯共(布)“十四大”召開,標誌著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開始
1927 12月,聯共(布)“十五大”召開,確立了農業集體化方針,新經濟政策被逐漸取消。
1928年,蘇聯開始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
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刻,一個規模宏大的拖拉機廠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動工了。十個月後,工廠建成投產。
193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
1935 年,蘇聯開始肅反運動。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季米特洛夫號召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加強各國共產黨的自主性。
1936年,召開第八次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蘇聯新憲法,標誌著史達林創建的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
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的工業生產總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9年,蘇聯與納粹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雙方結成貌合神離的同盟,同時秘密劃分了雙方在波蘭、波羅的海國家、芬蘭和羅馬尼亞的勢力範圍。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1年6月22日淩晨3時,德國軍隊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1942年,初,中、美、英、蘇等26國代表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3年,2月,蘇聯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捩點。蘇美英三國首腦史達林、羅斯福和邱吉爾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決定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
1945 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史達林、羅斯福、邱吉爾在雅爾達舉行會議,決定徹底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戰後成立聯合國,蘇聯在歐戰結束後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春,中美英蘇等50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三藩市開會籌畫建立聯合國。4月,美蘇軍隊在易北河會師,蘇軍攻佔柏林。5月,德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夏,史達林、杜魯門、邱吉爾(後由艾德禮取代)在德國波茨坦會晤,重申雅爾達會議精神。中美英三國發表了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蘇聯對日宣戰。10月,聯合國成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1946年蘇聯開始四五計畫,建成了原子能反應堆。
1949年蘇聯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中蘇建交
50年代初,社會主義陣營形成。
1953年3月,史達林逝世,赫魯雪夫上臺,美蘇開始爭霸。
1955年,2月,蘇聯召開蘇共二十大,赫魯雪夫改革,開展批判史達林的活動。蘇聯和東歐七國成立華沙條約組織,標誌著美蘇兩極格局最終形成。
1957年,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闖入了太空,它的身上鐫刻著“蘇聯”的字樣。
60年代初,社會主義陣營解體。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東方號飛船,第一次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夢想。
1962年初 “古巴導彈危機”。
1964年,赫魯雪夫下臺,勃列日涅夫獲得政權。
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69年,與中國就珍寶島問題發生武裝衝突。
70年代中期之後改革停滯,經濟發展逐步減緩,蘇聯在政治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矛盾逐步積累,為日後蘇聯的劇變和解體埋下了隱患。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 。
1985年戈巴契夫上臺後,針對蘇聯經濟處於停滯的局面,首先把經濟改革作為重點,但是沒有取得成果。80年代後期,蘇聯社會經濟陷入全面的危機,人民生活水準下降。其後戈巴契夫又把改革的重點轉移到政治方面,由於政治改革背離了科學社會主義方向,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領導地位,削弱党的領導,任由西方自由化思潮氾濫,否定蘇共歷史強調“民主化”“公開性”,造成了人民思想混亂、國家權力的軟弱分散。
80年代末蘇聯改革全面失敗。
1991年,8月蘇聯公佈《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改名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蘇聯出現“八一九”事件,戈巴契夫辭職。12月,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簽署明斯克協定,蘇聯在哈薩克首都簽署《阿拉木圖宣言》,蘇聯完全解體。標誌著長達半個世紀的美蘇兩極格局結束。

*****魔獸地圖有送出權限要求的話我有看到就更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行動裝置版|黑名單|Urbase.net  

GMT+8, 2024-11-23 15:58 , Processed in 0.1107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