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的安少 發表於 2016-1-25 15:34:53

安少筆記─香港史

太平天國前香港無法發展原因:
香港政府無法提供有利、安全的營商環,香港經常有盜賊、海盜多,不安全,不利營商環境
成為冒險家、逃兵、流氓的集居地,不利營商環境
五口通商吸引商家直接前往購買產品,因為可以節省成本
中國政府限制華商來港貿易
中國政府把香港視為放遂地,放遂犯人至此,引起不安全因素,不利營商環境


省港大罷工:
因為之前的海員大罷工、機器工人總會罷工,皆取得成功,鼓動此次罷工,因而變得嚴重。
五三慘案、沙面大屠殺涉及傷人部份,觸發中國民族主義情緒,因而使事態嚴重
信心大失,銀行擠提
無工人,無人生產糧食,嚴如鬼城
中國政府背後支持,罷工糾察隊
金文泰,受共產主義者煽動
受中國政府授助
受到海外華人、俄羅斯工人、不知名英國組織援助


香港如何協助抗日:
成為海外匯款中心,把海外援助,特別是華人援助,運回中國
二戰期間,透過九廣鐵路運物資回中國,支援戰事
廣東淪陷後,成為戰爭物資走私的集散地,授助中國戰事 1
透過香港向外宣佈中國戰事,例如成為中國香港通訊社,訓練報導人材,宣佈中國戰事情況,又有保盟、國民日報
因為香港是中立地區,加上英國政府對中國採取同情態度,因而使不少華商可以捐款援助中國抗日
成為中國機構逃難的地方、或取代中國,成為機構總部,例如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大公報、立報、申報 1
成為日本宣傳大東亞共榮圈思想與偽國民政府的重鎮,例如汪精衛政府成立南華日報
搜集日軍情報的地方,例如設有英國服務團,收集日軍情報,以及解救被囚人士,例如英軍俘虜
籌集援助中國的資金,例如成立粵華公司、四邑籌帳會、救國公債勸捐委員會 1


英國戰後收回香港原因:
重拾帝國榮譽,那裹失去,就所裹奪回
彰顯大英帝國勢力未減,有能力維持戰後帝國勢力
丘吉爾對香港的迷戀
獲得美國的支持

楊慕琦計劃失敗原因:
不獲英國支持,特別是英國外交部
不獲得香港政府人士支持
不獲華商支持
不獲外商支持
在任時期太短,楊慕琦缺乏時間推行
新任港督葛量洪否決方案,不作推行

一國兩制目的:
一國兩制,解決香港、台灣的問題,特別是謀求中國與台灣合拚
向台灣顯示一國兩制是好的,以吸納台灣合拚

太平天國後,香港如何發展:
太平天國>香港難民多左,技術人才,李陛、李良
好多人出國,成為匯款中心,例如金山莊、南洋莊、運土產,例如南北行
香港營商環境轉好,吸引大量外商、例如恰和洋行、顛地洋行、寶順行、太古、香港匯豐
香港成為日本、香港、南亞、美國、澳洲匯款地
香港成為英國(歐洲)、美國、印度、南亞、中國的貿易重心

罷工潮可見香港發展與世界及中國息息相關
第一次世界大戰>巴黎和會>五四運動>民族主義高漲+學懂群眾集會抗爭
香港機器工人總工會,機器工人罷工,罷工原因在於一戰導致糧食運往歐洲,物價上升,港元貶值
海員大罷工,都係港元貶值,要求加人工,亦因為五四運動,學懂群眾抗爭動
省港大罷工,銀行擠提、糧食不足,猶如死城,原因是五三慘案、沙面大屠殺,

第二次世界大戰香港狀況
世界大戰>香港成為海外匯款中心、港九鐵路運資源,淪陷後成為走私中心,
報章機構總部移來香港,大公報、申報、信報
金融機構總部例如中國銀行、交通銀行
淪陷後,香港發展又受東洋文化或日文影響,例如明治通、拆皇家鵰像、學日文如東亞學院、軍馬塚、忠靈塔、跑地馬馬仔改日本名,天皇壽誕放假,軍票制度、糧食配給制度等等

逍遙的安少 發表於 2016-1-25 15:35:11

戰前香港:
港九鐵路運物資回中國
廣東淪陷後,偷運物資返中國
四邑籌帳會
救國公償勸捐委員會
汪精衛─南華日報

交通銀行、中國銀行

影響:
難民多左,居住環境惡劣左
土地收入少左

帶來工業技術
帶來技術人才
偷返D物資返中國
成為戰後工業化主要動力


英國中立政策,但唔阻止D人運野返去

日本殖民化措施:
英皇道→明治通
天皇壽辰放假
拆除皇家鵰像,削弱向英國既向心力
東亞書院
忠靈塔
快活谷D馬變做日本名

妥協:
歐亞兒妥協:香港日報,擔當中間人角色
劉鑄伯、罗旭和:華人代表會
周籌臣:華民各界協議會

妥協原因:
相信大東亞共榮圈
恐懼
生存
為左自己利益
為左同胞、社會利益

抵抗:
不聽從及違反日本公告
不賣東西給日本人
不上堂
學校搬離香港
不出席會議

英軍服務團─賴廉士
救歐人離開、搜集情報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


香港重新殖民原因:
1.        李樹芬:香港人傾向英國統治多於中國統治
2.        丘吉爾對香港的迷戀
3.        抹去美國獨立戰爭以後,英國軍事史上不光彩的一頁
4.        展示英國依舊具有維持大英帝國整體性的能力

香港重新殖民過程:
香港計劃小組+中國協會+重新委重華人代表

香港成功重新殖民原因
英國        中國
詹遜政府重新管治,造成既定事實        收復香港失敗會損害蔣介石名聲
夏愨海軍少將立即隨皇家艦隻接掌香港        優先收復北中國及消滅中國共產黨
夏愨任命權不是中國        需要英美協調新世界秩序
獲得美國支持
杜魯門不反對英國殖民主義
麥克阿瑟支持英國統治香港        不獲美國支持

委重華人代表原因:
1.        情有可原
2.        無人可用

第五章
夏愨+麥道高(民政事務官)

問題:
民生(好多難民)
經濟(貨幣、食物、石油)
政治穩定

自救:
香樂思─漁業公社,借錢比有需要人

軍政府時期:
1.        銀行重開
2.        貿易重啟
3.        公共服務重新運作
4.        人口上升一倍

1946年大願景新政要求:
1.        歧視問題─公平對待
2.        貪污問題─打貪
3.        唔要以前既殖民地官員
4.        港督要對中國人有基本了解
5.        窮人免費教育
6.        公眾要求更多發言權

楊慕琦計劃目的:
防止香港回歸中國
回應訴求

楊慕琦計劃內容:
1.        大幅增加行政局與定例局華人議員議席
2.        市議會2/3議席由華人選出

楊慕琦計劃失敗原因:
1.        在任時間太短
2.        葛量洪否決方案
3.        不獲英國政府支持
4.        不獲華商支持
5.        不獲外商支持
6.        不獲政府官員、要員支持
7.        中國政治局勢改變,民生>政改

葛量洪否決楊慕琦計劃原因:
1.        自己與港人、中國、英國商人,有著良好關係,可以免香港回歸
2.        相信港人要求英國統治>中國統治
3.        相信英國會保衛香港
4.        相信共產黨明白香港價值,唔會收返香港

實質改革內容:
1.        廢除1904年及1918年有關山頂居住既限制
2.        允許華人購買歐洲人專有土地與長州土地
3.        禁食鴉片
4.        提高工資
5.        行政局華歐同等非官守議員

問題
1.        香港華商總會主席,直至1980年,先有華人人做
2.        好多組織都係禁止華人參與
3.        歐洲人享受更好既工資
4.        歐洲享受更好既居住環境與福利

香港經濟起飛原因:
1.        來港的華商,具有不少豐厚資本
2.        來港廉價勞工
3.        貿易路線網鈕帶
4.        深水港
5.        英國殖民地,政治穩定
6.        亞洲各地政治不穩定,特別係東南亞地區

中國共產黨唔收返香港原因:
1.        收返香港會激起香港人,特別係在港國軍倒向蔣介石
2.        會引起美國介入
3.        香港具有中國現代化與成為世界之窗的功效
4.        香港作為匯款重地,讓不少海外匯款投資中國現代化
5.        香港具有轉口港作用,運送大量海外原材料進中國
6.        韓戰爆發,無暇理香港

石硤尾大火,成為徒置事務處

港府安置他們原因:
1.        因為可能爆發暴動
2.        健康同埋安全危機
3.        威脅政府土地收入

港府唔咁多福利原因:
1.        諗住佢地會走
2.        D人黎得香港,就預左係咁
3.        唔想吸引咁多難民黎香港

第六章
66-67暴動背景:
1.        密集木屋區
2.        額外煤氣費
3.        惡劣工作環境
4.        缺乏政治訴求渠道
5.        貪污

天星小輪加價:
1.        蘇守忠,被控阻街
2.        觸發1死,1400青年被捕
反映了社會不滿

67暴動:
新浦崗香港人造花廠事件
1.        反英抗暴
2.        手持毛語錄
3.        唱紅歌
4.        港澳辦鬥委會
5.        左派學校製土製炸彈
P.S澳門發生一二‧三事件

67暴動失敗原因:
1.        文革恐怖形象
2.        學生不支持
3.        專業組織及學校不支持
4.        報章不支持
5.        土製炸彈暴行使人民支持政府
6.        中共政府取消對港澳辦鬥委會援助

67暴動影響:
1.        香港比中國好
2.        反英無益
3.        支持港英政府統治,合法性上升
4.        中港分離
5.        改善政府與勞工關係
6.        改善政府與人民構通
7.        港人歸屬感上升
8.        改善教育
9.        戴麟趾政改中止
郭伯偉積極不干預政策
好處        壞處
工人收入提高50%        阻礙教育改革
        阻礙福利改革
貧窮家庭由50%減少至15%        醫療環境惡劣
        工作環境惡劣及保障少

麥理浩12項改革計劃
9年免費教育
10年建屋計劃
勞工法
醫療改革
基建建設,例如地鐵
新市鎮計劃,例如沙田、屯門
郊野公園,例如麥理浩徑
公共與文藝設施改善
廣東話為法定語言
廉政公署

麥理浩評價
1.        有些方案戴麟趾已經在做
2.        香港大環境好,經濟發展良好,有錢做呢D工作
甲、        香港強大貿易網
乙、        現代世界銀行系統/網絡
丙、        交通發達
丁、        輕工業重鎮
戊、        受教育的勞工
己、        大量資本家與消耗者
3.        香港已從67暴動重拾過黎
4.        英國工黨執政,較關注社經問題
5.        1970-1972年開支增加左50%
6.        無需擔心與中國關係,因為1978年改革開放

麥理浩政治改革局限性
1.        得市政局係選舉產生
2.        拒絕行政局改革
3.        一半定例局議員都係政府官員
4.        非官守議員代表少數群眾
5.        行政局議員都係傳統英國商行代表
6.        監聽組織,例如教育行動組、香港觀察社、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社會上仍有不少無屋住既人、難民問題沒有解決

第七章
1997年最後限期原因:
1.        1842年南京條約
2.        1860年北京條約
3.        1898年香港拓展界限專條
香港島同九龍半島係永久屬地
但新界99年
新界有好多建設,而成為香港密不可分的一部份

英國不欲保留香港原因:
               
英國        中國        香港
已成為英聯邦,缺乏帝國能力,英國殖民地部拚入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         英國華利益巨大        香港1960年投資額係1930年一半,英國財政部宣稱香港唔係英國既長遠財產
不欲保護香港,因為唔夠中國打
例如1968年,軍隊已離開蘇伊士運河        中英外交關係係考慮因素       

中國收返香港原因:
1.        中止不平等條約,獲得外交勝利與榮譽
2.        作為中國統一大業的第一步,之後係澳門、台灣
3.        示範一國兩制予台灣的可行性
4.        香港經濟價值巨大,收返有利中國
5.        中國已經改革開放,唔洗太驚香港資本主義污染中國內部

80年代提出一國兩制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中國實行社會主義,但香港、澳門、台灣繼續資本主義
目的:
確保香港平穩過渡
維持香港繁榮穩定
展示一國兩制可行性予台灣,以便統一台灣

中英聯合聲明:
1.        不承認中國主權,維持英治,後主權換治權,皆失敗
2.        英國要求一本書,中國要求3-4頁A4紙

中英聯合聲明態度
香港        中國        英國
想英治,但意識到不可能        保障平穩過渡至97        確保統治至97
香港人無得為自己前途發言        保證香港生活不變,維持香港繁榮穩定        免受罪人污名

起草基本法原因(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基本法諮詢委員會)
1.        調和中英對立點
2.        釐清濛糊之處
3.        補充中英聯合聲明不足之處

基本法精神:
1.        高度自治
2.        香港金融、貿易、經濟政策不變,五十年不變
3.        解放軍積極不干預香港
4.        香港具有集會、言論、宗教自由
5.        香港不用向中國交稅

基本法爭議點
1.        現狀不變既可能性,港英認為無可能
2.        普選爭議
3.        英方要求唔好駐軍+緊急狀態令,但中國反而加入第23條
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基本法解釋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修法權

香港前途危機:
1.        金融危機
2.        地產危機
3.        聯繫匯率
4.        怡和洋行法律註冊處移左去百慕達,以接受英國法律管治
5.        興建香港上海匯豐大廈總部
6.        尤德死左
7.        大亞灣核電廠(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恐懼)

港府鼓勵港人在港措施:
1.        全港性、地區性計劃
2.        增加政府人民代表性
3.        1997年之後,人權法依舊適用

英國國籍(香港)法案
英方拒絕原因:        中國抗議:
英國失業率上升        不承認雙重國藉

會令中國認為違反中英聯合聲明        英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

逍遙的安少 發表於 2016-1-25 15:35:20

太平天國,中國政治不穩
1.        中國方面,,內地移民李陞、李良
2.        世界方面,中國海外移民,僑匯中心、金山莊、南洋莊、南北行,美國、日本、澳洲、南亞、中國
3.        世界外商,顛地洋行、恰和洋行、寶順行、香港匯豐、太古
4.        貿易鈕帶中心,美國、英國、印度、南亞、中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罷工
凡爾賽和約>移交山東予日本>無恥>五四運動>罷賣日貨+共產業主義興起,華人敢於站起來排外,促成之後一系列的罷工,香港的發展受挫。
1920年香港機器工人總工會大罷工,原因係第一次世界大戰令港元貶值,戰爭又令糧食運回歐洲,香港糧食短缺,物價上漲,逼使眾人起來罷工,損害香港發展。
1922年海員大罷工亦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令港元貶值,因而促成罷工,是次罷工封鎖九廣鐵路,造成貿易停頓,
1925-1926年省港大罷工,五三慘案、沙面大屠殺,民族意識已提高的華人紛紛組織起來,罷工人數達5萬之多,之後陸續增加,導致香港糧食無人生產,糧食短缺,物價上漲,又因為營商環境惡劣,終引致金融機關例如銀行,出現擠提,香港當時被稱為鬼城,而英國政府要貸款香港政府,才能渡過難關。

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日治時期。
根據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應該包括抗日戰爭,故為1937年-1945年。明治通、軍馬冢、糧食配給制度、軍票剝削香港經濟,前途危機、

逍遙的安少 發表於 2016-1-25 15:35:40

第二章歐洲商人早在唐元年間,已來華經商。由於14世紀中,元朝發生分裂,中國與歐洲接觸因而減少。直至16世紀,歐洲商人再度來華,1557年,明朝政府賜澳門予葡萄牙作為永久領土。直至16世紀末,英國取代葡萄牙與荷蘭,成為亞洲內主要的歐洲貿易力量。外國人貿易必須透過清政府授權的公行,貿易日期為10月至3月,其他時間必須返回澳門。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英國三次爭取自由貿易與外交權利的行動皆失敗告終。
由於英國商人需要深水港,以作避風和航運之用,因而選擇了香港。


鴉片戰爭成因
中方英方
白銀外流導致民生日困、稅收大減、國內不安增加在華貿易
同意英方外交地位,意味中方不是唯一的天子改變不對等的外交關係
大量土地被用作罌栗花種植
維護大英帝國榮譽
中國傳統天命所歸主張將受挑戰





1842年南京條約1.
巨額賠款2.
固定關稅3.
結束公行制度4.
五口通商5.
領使裁判權與最惠國待遇6.
割讓香港島
1860年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光島
1898年拓展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99年
香港吸引之處:1.
維多利亞港為深水港,作避風、維修之用2.
珠江口位置,擁有淡水供應
香港未能成為南中國貿易中心原因
中國英國
廣東省政府禁止中國商人來港貿易 五口通商使英國商人直接到原產地購買東西,因為更為平宜
廣東省政府放遂要犯至香港香港島成為冒險家、罪犯、逃兵、投機者雲集之地,不利營商

當地盜賊、海盜、夜盜眾多,英國沒有提供安全的貿易環境

香港成為貿易中心原因1.
太平天國導致大量華商至香港,例如李陞、李良2.
太平天國導致大量難民出國,香港成為僑匯中心,匯錢有金山莊、南洋莊。匯土產有南北行至中國、日本、美國、澳洲、南亞。3.
更多外國商人來港,例如怡和洋行、顛地洋行、寶順行、香港匯豐、太古4.
香港成為五地貿易鈕帶,即美國、英國、印度、南亞、中國。
1839年:外相巴麥尊:香港是不毛之地
多種族超過95%為中國人,包括妓女、流放者、走私犯大部份商人皆因太平天國走難而來性別不平衡,只有1/4,1/3為女性
歐洲人殖民官員、學者、監察低地位、傳教英國人享有較高社會地位葡萄牙人樂意與中國人通婚,但英國人不然
歐亞混血兒由中國婦女與歐洲男人所生不屬於中亞雙方,地位尷尬但由於熟知兩種方言,經常擔任文書、翻譯工作例如何東、何福、何甘棠
印度人穆斯林、錫克為主主要擔任警察、獄卒,因為不會防止中國罪犯逃走
港督羅便臣:大部份華人都是罪犯港督麥當勞:法律之下,華洋不能平等港督軒尼斯:1880年,委任伍廷芳作為第一位華人定例局議員,出售洋人土地予華人港督寶寧:最少一位華人非官守定例局議員


華洋分治政策
1844年,委任懂洋語的華人擔任總登記官。殖民地政府運作港督、副港督、輔政司、行政局、定例局
香港會、香港木球會、香港賽馬會、婦女遊樂會(一律禁止華人擔任)
“香港是由怡和洋行、香港賽馬會、香港匯豐、港督所管理”
華人士紳管理,周壽臣、劉鑄伯

文武廟:由華人推選值理,處理華人紛爭

南北行公所:社會互助組織更練所、消防隊

東華醫院:由士紳組建負責華人醫療華人與政府的中間人



東華醫院1894年鼠疫雙失
華人港府
不反對港府把病人帶走反對隔離政策

鼠疫後1897年委任掌院監察醫院士紳要求於學校加入英文,以讓華人了解西方想法

香港對中國發展與革命的貢獻
發展革命
作育英才,如教師、醫生、科學家、工程師作育革命英才,例如孫中山
在港商人對南中國進行大量投資,包括商業、工業、慈善事業革命組織,興中會總部
香港作為海外中國匯款中心革命資金

革命宣傳,中國日報

改革與革命者避難所,康有為,孫中山



第三章
1911年革命喚醒了所有中國人,驅逐了滿州人之後,下一個目標便是英國。縱管香港華人精英支持1911年辛亥革命,但他們不希望革命會損害香港政治與經濟穩定。
1911年革命是失敗的,他導致了難民潮,1914年,香港人數達到50萬人。同時改變了香港與中國的政治關係。

廣東政府1.
與北京不和2.
製作不少香港危機北京政府1.
獲得外交部承認中國合法政府2.
英方會把關稅移交給北京政府
香港政府1.
經常需要與廣東政府交涉外交部1.
不滿香港政府與廣東交涉

http://s33-temporary-files.radikal.ru/16b9c9ba239f48f8bf48e6a6b4a918b4/-88693455.jpg
P.S士紳協助平息運動,但運動損害了英國管治權力

1920年-1930年間,香港、中國、英國、世界息息相關
http://s34-temporary-files.radikal.ru/a4e833e47a1a47cf8d3cc2004e610254/-88693455.jpg

1921年難民60萬1931年難民85萬
在華中國商人致力影響中國政治,以維護在華利益,但另一邊又與港英政府合作,保持香港殖民地地位,以保障在港財產。
基於中國不穩定,而使人民不願回去,出現香港是我家的思想。
凡爾賽和約顯示西方的野蠻行為,出現五四運動,罷買日貨,亦使在華共產主義上升http://s37-temporary-files.radikal.ru/92600308980e4a4981cd5cc935ce1921/-88693455.jpg

外部:獲得孫中山政府與廣東工會支持
內部:歐洲人認為要求合理
結果華民政務司夏理德同意加幅32.5%

1920年機器工人罷工重要性
工人學懂如何集體談判東華醫院調停角色地位下降
香港政府扮演主動角色談判宣佈取締公會法案
廣東省政府工人受到影響出現要求加薪運動


1922年海員大罷工成因
華洋不平等,中洋工資比為1:4

工資僅20至30元

買辦過份抽佣



1922年海員大罷工內外影響
外部內部
獲得孫中山政府支持
海員工會蘇兆徵、林偉民、陳炳生




要求:加薪30%-40%經工會雇用,而非買辦,防止貨污。


士紳支援:周壽臣、劉鑄伯、何東、羅旭龢中國與歐洲社會感到無助,因為身邊的僕人、秘書也不做事,同情感蒸發了。但這些領袖較關心工會取代自己的領袖地位,因而堅持這次罷工是共產主義所促成。
但是,罷工一方主張是經濟因素促成。
因此,總督司徒拔錯誤地處理此次罷工,把工作定義為不合法組織,而工人亦逃離香港,發現沙田慘案。

1922年海員大罷工結果
孫中山政府港英政府
1.
專心北伐2.
不欲與英國交惡3.
軍火在港擱置1.
送還牌坊2.
釋放被補者3.
賠償沙田慘案死難者




中國工人階級形成,中國士紳地位下降。

http://s34-temporary-files.radikal.ru/fc8783a84c254818af0cb6199c65e32e/-88693455.jpg

超過5萬人離開香港
香港出現糧食短缺、銀行擠提、猶如死場。英國政府提供借貸,以免香港經濟崩潰。杯葛英國貨物
港督金文泰指出是次罷工受共產主義鼓動,不是香港本身問題,並且受到國民政府、海外華人、俄羅斯工人與不知名英國貿易組織支持。
士紳支援:1926年,周壽臣成為行政局議員
省港大罷工成功原因:由中國爆發事件嚴重的經濟剝削打擊外國人優越地位七點要求罷工糾察隊,防止他人回香港
金文泰軟硬兼施下,終與廣東政府達成協議,取消罷工

1925-1926年省港大罷工後,英國與香港政府採取對外示好,對內打擊
對外對內
1927年清共後,中港關係走向友好
在港共產主義者移送廣東省接受死刑
1927-1928年放棄漢口、九江1930年放棄威海衛1927年印刷業及出版業條例1927年非法罷工與閉廠條例
所有有關殖民主義、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新聞,皆被修改。
雙公使制度,承認廣東政府駐廣州總事館駐京公使館學校加入儒家思想香港大學中文部,訓練本地學校教師


中國廣東政局混亂,忙於統一,無力搞反殖民思想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少筆記─香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