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i Marleen是一首在二次大戰兩方陣營中廣為流傳的德語歌曲。
歷史
歌詞由漢斯·萊普(Hans Leip 1893-1983)寫於一次大戰中的1915年,他當時是一名被徵召到德軍俄國前線的漢堡教師。Leip組合了他女朋友與另一名女性朋友的名稱,即莉莉與瑪蓮,詩意地組合了莉莉瑪蓮這一個人名。這首詩題為"Das Mädchen unter der Laterne"(德語:〈路燈下的女孩〉),收入在1937年出版的名為《Die kleine Hafenorgel》的詩集中。1938年作曲家諾伯特·舒爾策(Norbert Schultze)為這首詩譜曲,改名為"Das Lied eines jungen Soldaten auf der Wacht"(《一個年輕的士兵值班之歌》)。原本是為男歌手寫的歌曲,舒爾策先送給一位有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這位歌唱家認為歌曲太簡單,拒絕演唱。後來舒爾策又找夜總會歌手拉莉·安德森演唱,並在1939年灌制了唱片,但是由於戰爭爆發,唱片只出售700張。
1941年德軍佔領南斯拉夫,德軍在貝爾格勒開設德軍廣播電台,覆蓋南歐和北非地區。8月18日,電台從一些廢棄的唱片中找到這首德國歌曲播放,不久收到許多前線士兵來信要求重播這首歌曲。貝爾格勒電台重播了《莉莉瑪蓮》,隨後其他地區的德軍電台也播放這首歌曲。由於帝國元帥格林欣賞拉莉·安德森的演唱,於是這首歌也在德國後方廣為流傳起來。但是納粹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不喜歡這首歌,認為是靡靡之音,瓦解士兵鬥志。1943年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失敗之後,戈培爾下令禁止演唱這首歌。
然而在北非的英國老兵也喜歡上了這首德國歌曲,並帶回英國。1942年,英國詩人Tommy Connor為歌曲填寫英文歌詞,於是有了英國版的《我燈光下的莉莉》。不久這首歌又傳給了法軍,美軍和加拿大部隊,改名為《D-Day Dodgers》。1943年盟軍加拿大部隊唱著這首歌登陸義大利,1944年盟軍也唱著這首歌登陸法國諾曼第,向德國挺進。美國為了進行抗德宣傳,還請叛逃到美國的德國女演員瑪蓮娜·迪特里茜錄製了爵士版的《莉莉瑪蓮》,在美軍電台反覆播放。1943年東線上的蘇聯也推出了蘇聯版《莉莉瑪蓮》。納粹德國被《莉莉瑪蓮》包圍。
拉莉·安德森(Lale Andersen)於1939年和瑪蓮娜·迪特里茜的唱片有助於提升歌的形象。儘管受到納粹政權,尤其是納粹的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的反對,它仍能夠大眾化[1]。然而,在1941年佔領貝爾格勒後,貝爾格勒電台成為德軍無線電台並能收發信號遍及整個歐洲與地中海。它每晚9時55分都會播放安德森的唱片。在地中海附近,不論德軍還是盟軍都能定期地調整頻率聽到這首歌,更快速地增加它的知名度[1]。它的知名度就如同Waltzing Matilda一樣。Waltzing Matilda對一次大戰亦有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