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轉貼] (轉貼) 乾隆皇帝的所謂十全武功

不得不說--滿清皇帝乾隆所謂的十全武功都是因為清人所美化的.

乾隆自稱十全老人最因為他自誇十全武功,當中包括:
乾隆14年(公元1749年) 平大小金川
乾隆20年(公元1755年) 平準噶爾
乾隆22年(公元1757年) 再平準噶爾
乾隆24年(公元1759年) 平回部
乾隆34年(公元1769年) 平緬甸
乾隆41年(公元1776年) 再平大小金川
乾隆53年(公元1788年) 平台灣
乾隆54年(公元1789年) 平安南
乾隆56年(公元1791年) 平尼泊爾
乾隆57年(公元1792年) 再平尼泊爾

其實以上所謂十全武功,只有兩平準噶爾及平回部最名符其實,因為此三役不但剷除自康熙年間就為禍西北的準噶爾部,並將新疆並入中國版圖。

其餘七個武功,不少是名過其實,而且甚至有數個其實是打敗仗:

1.兩平大小金川
平大小金川原因只是兩個居大渡河上游的藏族部落間的糾紛,大小金川早在明朝已臣屬中國,地不過千裡,人戶不滿三萬,但第一次平大小金川根本不是滿清打勝仗,而是大金川酋長莎羅奔主動請降,而第二次平大小金川清廷用了五年時間,花費的軍費是平定天山南北路的兩倍,換來只是平定兩個早已歸附中國的細小部落,只可用『慘勝』來形容。

2. 平台灣
台灣早在康熙年間被清廷收復,乾隆年間的平台灣是因為天地會成員漢人林文爽在台灣反清舉事,被清廷殘酷鎮壓而已。林文爽舉事雖然失敗,但漢人反清的起義卻自此一直至清未沒有終止過,所以與其說是武功,不如說是一連串民變的序幕。

3. 平緬甸
乾隆年間緬甸之役基本上是場敗仗,清廷征緬大軍受緬甸的山林瘴氣及地理環境所阻,很多死於疫病,連統帥明瑞都在征緬時鎮亡,只是當時被緬甸吞併的暹邏在中國人鄭昭領導下復國,並攻擊緬甸軍,緬甸為免兩面受敵而向清廷求和內附,乾隆將這場慘敗的戰役算在武功上,真有點不知醜。

4. 平安南
安南戰役與緬甸戰役相同,都是場敗仗。乾隆安南發生民變,民變領袖西山阮氏三兄弟一口氣推翻統治安南南部的廣南王朝及統治北部的黎朝,黎朝末代國王黎維祁跑到北京要求乾隆出兵恢復黎朝統治,結果清廷大軍擊敗西山阮氏軍隊,護送黎維祁到首都河內復位,卻中了西山阮氏在河內的伏擊,數千兵士被殺。只不過安南人素知與中國為敵不能久享安寧,於是西山阮氏國王阮文惠遣使向清廷謝罪,並要求清廷冊封,乾隆見在前線損兵折將,又見新國王阮文惠表示忠誠,就索性放棄黎維祁而封阮文惠為新安南國王。若當這仗為武功更為可恥,因連最初出兵的目的---為黎維祁復位都半途而廢,又接納敵人西山阮氏為新國王,何功之有?

5. 兩平尼泊爾
第一次平尼泊爾根本是清廷大軍的監軍巴忠私下應允每年絡予尼泊爾一萬五千兩贈款,尼泊爾才退兵,根本是與後來簽署的不平等條約的情況一樣,竟談上武功。也是後來清廷不認帳,尼泊爾才再次侵略西藏,才會有第二次平尼泊爾事件。第二次平尼泊爾也是場敗仗,只是尼泊爾後方受到鄰近的被楞部落及已入駐印度的英國人的軍事壓力,尼泊爾不想兩面受敵,才主動歸附清廷。
1

評分人數

    • adolf1993: 精品文章要地威望 + 3 通用貨幣 + 3 要地貢獻 + 1

返回列表

戰略要地重大資訊 關閉


關於要地的異常

將軍正在進行修復, 短期間請大家多多包涵. 主要是要修復一些被修改的設定, 也請大家不要驚慌.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