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轉貼] 在香港的首次對外戰爭-明葡屯門大戰 (轉貼)

香港首次對外戰爭,並非鴉片戰爭中的九龍之戰,而是早在明正德年間的中葡屯門大戰。

明正德年間,野心勃勃的葡萄牙已開始入侵中國,當時殖民主義在歐洲各國興起,
各國都積極尋找殖民地及開拓新的貿易市場。中國身為東方大國,自然成為主要的目標之一。而香港是中國南方大門,殖民主義若要進入中國,定首要在香港立足。

正德六年(1511年),馬來半島南部的馬六甲被葡萄牙(當時稱為佛朗機)海軍統領亞爾伯奎所佔領。後來亞爾伯奎派使者阿爾華列士率領馬六甲艦隊,護送中國商船返國。於正德九年(1514年),到達了香港屯門島。(部分史家有另一觀點,認為屯門島不是指屯門,是指大嶼山。)葡萄牙人在島上刻印國徽,建立石碑,並在島上建屋。 其後,葡萄牙士兵更在該處設立軍營,製造火銃等武器,
並以此作為基地,為繼續入侵作出準備。

當時,在葡萄牙連番侵略下,南洋多國已先後屈服。在這情況下,明朝廷與南洋各國建立的宗主和附庸關係已受到挑戰。正德十二(1517年),葡萄牙駐馬六甲總督派遣使節安達拉和皮利司帶同國書和貢品經屯門進入虎門,但廣州官員拒絕其入境,但葡萄牙艦隊並未理會禁令,強行進入廣州港口。艦隊抵達廣州後,皮利司登陸。兩廣總督陳金令其在廣州光孝寺習禮後,才予引見。其後,皮利司更上奏朝廷,並得旨允許赴京,參見正德帝。可是葡萄牙船上恰巧發生瘟疫,安達拉和其他船員只好退返屯門。只剩下皮利司一人留居廣州,等待上京參見皇帝。 但其後明室以葡萄牙未被列入朝貢名單內,不准皮利司赴京。當安達拉得悉後,不僅沒有退出,更強行霸佔屯門、南頭等地,並建造營寨,勞役中國百姓。

正德十三年(1518年),安達拉的弟弟西眇率艦隊抵達屯門,接掌兄長職責。
西眇生性殘酷貪婪,在屯門建築堡壘之餘,更設立刑場,肆意侵略,殘虐百姓。
正德十五年(1520年),安達拉自行北上朝覲,亦同樣破逐出北京。

正德十六年(1521年),御史邱道隆等人上奏朝廷,提出以武力驅逐葡萄牙人。
這時的屯門已被葡萄牙侵略者佔領了四年。四年間,葡軍不斷加固工事,大量增派軍隊,屯門港口還建造了炮台、城壕,配備了新式槍炮,同時還集中了十二艘軍艦。老百姓稱這種由二百人撐駕的軍艦為「蜈蚣船」。從船速、火力上相比,中國軍隊的裝備均處於劣勢。然而,葡軍遠道而來,孤軍突進,補給十分困難,這是他們的劣勢。當時的中國明朝,正處於國家統一、國力強盛的時期,決心給來犯之敵以致命的打擊。

明武宗最後決定派廣東巡海道汪鋐率軍與葡萄牙人在屯門交戰,香港第一次反侵略戰爭終於在屯門爆發。汪鈜率軍進駐與屯門僅一海之隔的東莞南頭鎮,以五十艘戰艦對屯門形成半月形包圍。六月十五日,戰鬥打響了,明軍向屯門發起了總攻。汪鈜親自上陣,身先士卒,採用了很多計策。首先是火攻。針對敵艦體積大、轉彎難的特點,派遣輕舟裝上枯柴燥荻,灌以脂膏,趁南風風勢來火葡船。其次是潛水鑿穿,一下子又弄沉了幾艘。三是仿造敵人的大炮來攻打敵人。汪鈜得知有中國人在敵艦上服役多年,已學會鑄炮造船的方法,便派人呼籲他們棄暗投明,為本國效力,後來成功地仿造了炮銃,發揮了重要的攻用。

戰役持續了四十天之後,葡軍補給不繼,每艘軍艦上只剩下幾名士兵,難以應戰,雖然六月二十七日有兩艘軍艦從馬六甲趕來增援,但仍無法挽回敗局。最後,他們決定把剩下的士兵集中到三艘軍艦上,準備突圍。
九月八日一早,三艦趁天黑突圍,不期遇上汪鈜的戰船,又發生了激戰,敵艦寡不敵眾,陷入了絕境。可惜,天公不作美,不久,海上起了風暴,敵艦船大,抗風浪能力強,得以逃脫,狼狽返回馬六甲。
但侵略者不甘心失敗,次年(1522年)四月,又派出由四艘軍艦組成的艦隊,路上又增加了兩艘,企圖重新佔領屯門,於七月十日進犯中國海區。八月,兩軍在廣東新會草灣附近對峙。由於中國海防實力已大大加強,此戰從西草灣海面一直打到了梢州海面,中國海軍繳獲敵艦兩艘,生擒艦長於都盧等官兵四十二人,斬首三十五級,明軍大獲全勝,葡萄牙人從此退出香港。

雖然葡萄牙人大敗,但其侵略中國之野心並未改變。
自退出香港後,葡萄牙人分兩方發展,一方入侵福建漳州附近的峿嶼島及浙江寧波附近的雙嶼島,另一方刞侵佔廣州灣外的浪白澳。於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賄賂海道副使汪伯,因而取得停泊船隻於澳門的權利,其後澳門更成為葡萄牙之殖民地。

http://www.hanfu.hk/forum/viewth ... &extra=page%3D1

返回列表

戰略要地重大資訊 關閉


關於要地的異常

將軍正在進行修復, 短期間請大家多多包涵. 主要是要修復一些被修改的設定, 也請大家不要驚慌.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