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德軍的錯誤啊。。

希特勒应该不要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战的,应该全力拿下英国,再去帮意大利拿下北很,再和意大利兵分三路哪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
明明昭晔烨

回復 1# 447802516


    希特勒要攻俄國因為他雖要俄國的天然資源..不然他在西線的戰鬥必會戰敗

TOP

本帖最後由 0072005 於 2012-1-30 10:12 編輯

回復 2# dylan117


    不是吧,通常佔領一個國家的資源

那資源的生產通常會因為各種原因(例如破壞.不知該地如何生產[每個資源的生產狀況在每個地方都是不同的].前線戰事優先.或其他未知因素)

而達不到原先產量的一半,而俄國資源,在歐俄地區除了高加索地區石油和歐俄地區東南部稀有金屬以外,大部分的資源在各地都產量不高而且相當分散,這更造成佔領地資源產量的低落

難以補足德國維持西線戰事所需

通常其資源來源主要是來自,本國.盟國.其他未參戰國,佔領區要生產足夠的資源通常要花上3~4年,所以我覺得不是主要原因


回覆#1
我個人是傾向希特勒保護德國生存空間的說法,這其中一個理由是:蘇聯日益強大

我解讀是,希特勒早就想打蘇聯,但是蘇聯越來越強所以要越早打越好,所以就早點打啦=_=

TOP

蘇聯那時候就等德國開戰了
其實德軍若不是受到蘇聯的地理環境影響
否則德軍還真可以攻下蘇聯呢

不過盟軍玩圍毆就是了
否則打不過得軍

TOP

希特勒应该不要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战的,应该全力拿下英国,再去帮意大利拿下北很,再和意大利兵 ...
447802516 發表於 2012-1-29 23:58



                    首先是地理西面有法國、東面有蘇聯
發展完畢陸軍、空軍 英國絕對不會傻瓜到


讓德國慢慢建造軍艦、發展海軍威脅自己
拿下英國短時間內沒有可能

TOP

所以德國就是用空中轟炸阿= =...

TOP

蘇聯那時候就等德國開戰了
其實德軍若不是受到蘇聯的地理環境影響
否則德軍還真可以攻下蘇聯呢

不過盟軍玩 ...
waynechen251 發表於 2012-1-30 10:34



       問題只不過誰先動手而已的分別呀
地理可能不是甚麼最大問題 偷工減料既工程、糟透了路面
其實希特勒的將領也不認同對蘇聯進攻亦認為不可能打敗蘇聯
亦有些將領建議他分開幾次進攻、和談才有可能 當然這根本沒有可能





TOP

庫爾斯克 最大的鐵礦-.- 烏克蘭黑土區-.- 農業精華 世界三大之一-.-
老實說-.- 俄佔世界最多的天然氣 煤第二-.- 鐵第一 鋁第二 -.- 很難沒人想拿他的資源-.-
現在的人買股票也是買他的資源股-.-

TOP

在1930~1950年之間
庫爾斯克(Kursk)跟克里沃伊羅格(KrivoyRog)跟史達林諾(Stalino)跟巴庫(Baku)以及莫斯科(Mosco)在當時的確是歐俄地區有某種程度的資源產地,但佔領後都可能被游擊隊或其他因素干擾而無法維持原先的產能,產量都跟小礦區差不多,例如布拉斯迪發附近的礦區產量...

但軸心國勢力中梅斯(Metz).蒙彼利埃(Mont-pillier).土倫(Toulon).米蘭(Milan).波德戈里察(Podgorica).格拉茲(Graz).多特蒙德(Dortmund).漢諾威(Hannov).奧伯倫(Oppeln).克拉科夫(Cracow).傑爾(Gyor).科隆(Cologne),還有最重要的進口地區 基律納(Kiruna),等等都是產量不低的地方,更是維持德國戰爭資源的主力

TOP




據了解1941年只有羅馬尼亞、匈牙利才有出產石油 蘇聯除外的話

TOP

回復 10# yeung


    對阿= ="雖然德國的維也納跟漢諾威也有產一點點,大概是羅馬利亞那邊油田不到一成的產量而已= =
除了你所舉以外真的都是產量少到能忽略=口=

TOP

實際上當時德國進攻俄國
可是很有機會勝算的
但是希特勒因判斷錯誤而導致曼斯坦因的堡壘計劃出包-.-凸
在史達林格勒之戰 本來曼斯坦因獲得了列寧格勒 卻因希特勒又在壹次錯誤判斷
導致曼斯坦因又要回頭救地6師也使曼斯坦因軍隊幾乎死光
更使焦土戰術中最大漏洞 石油可以在當地補給的優勢完了
如果希特勒肯照曼斯坦因計劃走
勝利幾乎大大在望.......................
雖然還室友可能在輸
但是當我們在了解曼斯坦因這個人同時
就很清楚歐洲法國的戰敗在曼斯坦因的  "鐮刀收割計畫"完美的成功
偏偏希特勒這呆子又讓發電機計畫成功...
為了沒有秩序的秩序而活 就是新的秩序
為了沒有目標的生活而努力 就是目標
為了沒有愛情的愛情而追求 就是愛情  NWW2

TOP

回復  yeung


    對阿= ="雖然德國的維也納跟漢諾威也有產一點點,大概是羅馬利亞那邊油田不到一成的產量 ...
0072005 發表於 2012-1-31 09:34



    羅馬尼亞油田暴露蘇聯面前、波蘭幾乎都是平原好困難進行防禦

TOP

本帖最後由 yeung 於 2012-2-4 12:24 編輯
實際上當時德國進攻俄國
可是很有機會勝算的
但是希特勒因判斷錯誤而導致曼斯坦因的堡壘計劃出包-.-凸
在史 ...
a337875 發表於 2012-2-3 19:44



          盟軍多數告訴蘇聯德軍會發動進攻
德軍當時主力3號、4號坦克招架不住 t 34

為了等待更加多的5號、6號坦克到來延誤戰機
雖然曼斯坦因彈性戰術比較適合東線
不過不給予蘇聯紅軍重創的話最後只會變成消耗戰
這才是為什麼要燈蛾撲火

TOP

由於本貼發錯區域,
已轉移到二戰討論區。

TOP

回復 14# yeung


    - -虎士坦克跟豹坦優勢多了
不過後來因為成本問題
又換回去了=_=
為了沒有秩序的秩序而活 就是新的秩序
為了沒有目標的生活而努力 就是目標
為了沒有愛情的愛情而追求 就是愛情  NWW2

TOP

波瀾很可憐 納粹在打他 蘇聯也在接收他.............
友2萬多名的知識份子跟軍官都被蘇聯殺了
為了沒有秩序的秩序而活 就是新的秩序
為了沒有目標的生活而努力 就是目標
為了沒有愛情的愛情而追求 就是愛情  NWW2

TOP

回復  yeung


    - -虎士坦克跟豹坦優勢多了
不過後來因為成本問題
又換回去了=_= ...
a337875 發表於 2012-2-4 19:41




虎式坦克與現代坦克不同


着重厚重裝甲、火力卻犧牲了機動性


發生故障不好回收聽說虎式要用專門維修設備、工廠


製造1輛虎式的時間足夠做3到4輛 t-34、m4雪曼


所以豹式設計到耐用些為主






TOP

波瀾很可憐 納粹在打他 蘇聯也在接收他.............
友2萬多名的知識份子跟軍官都被蘇聯殺了 ...
a337875 發表於 2012-2-5 16:33


原來史達林也有反猶傾向

TOP

早期希特勒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是要避免被兩面夾擊的風險
一簽完就立刻進攻波瀾 和蘇聯瓜分波瀾
接著進攻其他歐洲國家
但是英國有海峽屏障
德國只能用空襲的
但是邱吉爾死不投降
希特勒為了填補空襲的巨大經費
又毀約進攻蘇聯(1941同年美國加入戰局)
之後就像#12說的

TOP

本帖最後由 yeung 於 2012-11-2 10:30 編輯

互不侵犯條約只不過讓德國、蘇聯返回到大約1戰之前的版圖

主要是強大的海軍而z計劃就是為了對抗英國海軍提出

自然英國海軍絕對不會坐以待斃

不列顛空戰除了有雷達可以集中戰機對抗德軍外

德軍的飛機因為性能的關係到達英國上空可以停留 30 min(分鐘)


有講法竟然說是因為令英國屈服而攻打蘇聯

TOP

實際上當時德國進攻俄國
可是很有機會勝算的
但是希特勒因判斷錯誤而導致曼斯坦因的堡壘計劃出包-.-凸
在史 ...
a337875 發表於 2012-2-3 19:44



          之前方案都與

法爾根漢的凡爾賽會戰差不多

把法國的人力拖垮

TOP

返回列表

戰略要地重大資訊 關閉


關於要地的異常

將軍正在進行修復, 短期間請大家多多包涵. 主要是要修復一些被修改的設定, 也請大家不要驚慌.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