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my555 於 2012-11-9 04:26 編輯

要看比什麼 因為...蒙古騎兵除了馬弓外....
還會投繩勾或甩雷(用繩子綁瓦罐內放火藥、燃油 點燃後用離心力甩出去)等等的野戰武器
(補充 這個西方也會啦 但大多是燃燒彈而沒有火藥的破片效果)
而英格蘭長弓兵的弓比蒙古馬弓的磅數重 而箭矢也可以選擇重箭失 射程可以更遠
雖搭弓的方法無法馬上射擊 和連擊率較差  
但射程較遠、穩定性更佳(指揮射擊時 波型靶的密集度可編更集中)
英格蘭長弓 在有掩體和觀測的情況下 有防守優勢(可使蒙古騎兵無法輕易的移動到攻擊距離)
也就是蒙古騎兵在野戰上有機動優勢  但英格蘭長弓兵在防守上有射程優勢
各有優點 若蒙古沒有攻城器的幫助(如回回砲) 那西征不會那麼順利
當時西方的攻、守城科技並沒有東方來的多變 固吸收了中國和中東等多國的戰爭工匠科技後 蒙古才能橫掃歐亞大陸(蒙古滅金時 成吉思汗的弟弟死在炸藥之下...)
在指揮官和各種其它條件不明的情況下 很難去判定誰有勝利的優勢

另外...雙方都是利用箭矢的遠攻能力 來消弱、擊潰敵方的方陣...再派兵殲滅潰散的士兵
更早在十字軍東征時 獅子心王理查 對戰一樣有騎射能力的伊斯蘭奴隸兵的圍攻、夾擊 就是以不理對方的迂迴機動攻擊
(忘了是小說還是傳記有個叉曲 某歩行騎士腿部中箭後一破口大罵一邊拔出箭矢 衝出方陣去準備去抱仇 被喝斥阻止)
有效的指揮調度軍隊成正面去底擋對方的進攻 一邊轉退攻下一據點 直到支援後撤的艦隊 而得獅子心王的封號
在古代戰爭中 機動力可以是一個優勢 但不是絕對優勢 決定勝敗的因素還有很多...
真的要說....東方的裝備是中央補充 西方是自行準備 這點才是讓蒙古獲得更大的優勢....
1

評分人數

    • 將軍: 你真是博學多聞.希望可以常聽到你的高見:) ...要地威望 + 2

TOP

本帖最後由 my555 於 2012-11-9 04:45 編輯
打仗也要看地形和一些情況
如果蒙古是用突擊戰術
那英軍穩輸了
B943B0022 發表於 2012-11-6 11:53


那要是在平原戰阿 蒙古很少發動突擊的....若對方陣型完整 若二軍的射程對蒙古沒有利時
那蒙古會避開和對方硬碰硬 掉頭去攻擊別的地方(搶錢 搶糧 搶...) 引敵方追擊 若對方不追 還是有賺....
當沒有把握必勝的敵人 就跑給他們追 這是成吉思汗的名言
(蒙古遠征時一人至少會帶3匹馬 但能夠損失多少匹 = =" 戰馬的訓練 不會比訓練長弓兵來的簡單....)
蒙古的野戰通常會有2個以上的預備隊會埋伏於 脫逃路線
當對方機動力較高的輕裝部隊追擊時 就準備被蒙古夾殺.....
其實這在漢朝之前 匈奴就很善常這招了(又如連環馬...這招匈奴也是早就會了 只不過不像宋朝的金國那樣大量編制)
導致中國的鎧甲從原本的厚重(如漢朝的山紋甲重達60斤 腳弩在50步外無法輕易的貫穿)改成較輕便、機動性較佳的輕型護甲

和電影漫畫不同 現實中 不管是重騎兵還是輕騎兵
在對方陣型維持良好、密集狀態時
攻擊路線絕對不會以敵方方陣的中央為攻擊路線
再猛的名將也必需延著陣型邊緣為目標來攻擊
不然不需用到刀劍 光靠繩索加技術就能讓騎兵落馬....
重力加速度....這是騎兵的優勢 但也是劣勢 在戰場上 折斷的箭身拿來叉人還是會致命的 馬踩到一樣有可能摔倒喲...

西方的搭弓方法和東方不同
也可以說搭弓的方法可以看出讓民族有無發展出馬上弓術的能力
以東方來說 大多都是使用 扳指 而箭是用姆指去支撐
而西方則大多是以硬皮、金屬或布質手套 以交叉的方法 箭是以中指和食指中間支撐
又如護腕 也是為了增加手腕的肌肉強度 以減輕拉弓瞄準時 手臂的負擔(如肌肉拉傷 磅數重的弓還有出現肌肉斷裂的記載)
戰爭的勝敗 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若假設條件愈少 那推斷出來的答案正確性就愈低.....
但如大家投票所見
蒙古騎兵的確有非常高的優勢 因為可以靠機動優勢 等待、找尋可讓射程打平或逆轉的位置(如風向或高地)來發動攻勢....在機動力而言
步行的長弓兵無法和弓騎兵搶奪地利
而屬於防守或攻擊支援型的長弓兵若沒有其他單位的援助下 取勝的機會的確不高

TOP

本帖最後由 my555 於 2012-11-14 09:28 編輯
小小的補充,步弓兵通常都是密集編列且通常都會佔據有高地,陣型還有各種兵種以及障礙物來掩護自身

以東方 ...
yoyo小爺 發表於 2012-11-13 20:46



    但...那是在設定上 有防禦工事的環境下(及排除一些長弓兵的不利條件) 長弓兵才有 yo大您說的絕對優勢
不過yo大你也忽略了....國力的問題 蒙古西征的時代 東方的生產力、人口皆優於歐洲
而在西征前數次十字軍東征...就有人提起士兵的囧境 那就是當領主夜間在開慶祝日間的戰果時
士兵大多不是去同歡 而是跑去戰場撿骨....撿死者的裝備賣給戰爭商人 取得可以使用的裝備或換取財物(所謂的聖物阿 xd)
當時西方裝備都是自備的...第一、二次十字軍東征 步兵每星期的薪水是 一條土司和一袋果醬
而長弓兵更是要去努力搜集箭矢 以便補充白天開戰時所消耗的箭矢 十字軍東征時 夜間還常常發生因撿骨時為了搶奪物品而發生衝突(鬥歐、砍殺)的情況
這也是為啥幾次十字軍東征後 各國的關係愈來愈差的原因
歷史上 蒙古騎兵和英國長弓兵 並沒有正面交鋒的情況發生 而雙方各有優勢及劣勢
故若不明確假設各項條件只要在條件設定下 把給予該方有利的條件下
那說那一方獲勝其實都是正確的 就好比國共的古寧頭戰役...阿共有3個軍團 而金門當時是一個軍團
因金門一台戰車實彈演習結束回家時拋錨在山腳下(射擊系統都ok就是履帶故障無法開回營區..而且神奇的無法排除故障...)
成為該戰役的最大功臣(那個阿共有二個軍團因為運輸船被擊毀....所以在待命點無法支援第一波上岸的軍團)
個人還是覺得...此題目的範圍太過廣泛 在沒有明確的情況設定下...
蒙古騎兵的習慣就一直不會以正面攻擊的方式來對付防禦工事良好的陣地也不會攻擊陣型完整的部隊
誘擊戰術一直是蒙古騎兵的頭號戰術 而伏、夾擊戰術則排其後...蒙古正面迎擊的戰術....我真的沒有看過相關的說法 = ="
另外長弓兵就好比現在的迫砲、狙擊槍兵等攻擊支援兵種 在有利的掩護下可以隨其它兵種一同突擊
但若遇到如機車、汗馬車等等的機動步隊....在沒有數量、火力上的優勢 那冒然衝鋒反而只會造成喪失射程優勢而受到夾擊....(另外衝鋒時你往往也失去掩體優勢)

TOP

本帖最後由 my555 於 2012-11-14 18:53 編輯
呀....確實是沒有提到國力方面的問題

英格蘭的長弓手在當時又別名王家義勇軍,所以多半的裝備都必須自己製 ...
yoyo小爺 發表於 2012-11-14 09:56


嗯我所知的說法是 在野戰上 還是採取傳統的誘擊轉殺 在對方搞不清楚蒙古實力時大多都選擇出戰的
直到吃了諸多悶虧改堅守時....亞歐之不殺工匠的戰爭技術就上場了 那時...蒙古兵的馬大部份都在遠處吃草(當然還是有一定數量的騎兵在戰場上待命)
攻城戰 騎兵反而是明顯的移動靶 步兵在攻城時的防護力反而較佳 這是就算自幼就在馬背上生活的蒙古兵也無法逆天的
個人還是覺得....蒙古騎兵和長弓兵的對決....前半場長弓兵有利 但若讓蒙古軍突破了射程差距 那後半場的戰況就有可能轉像蒙古騎兵(視蒙古的損害情況)
而如之前所言 若兵力相當時 長弓兵的陣型和指揮沒有重大失誤時 蒙古應當會用看家本領誘擊轉殺 若英國不上當、不追 那蒙古應當就另開戰場、則日再戰
在掃蕩中國時 蒙古軍是小吃大 故然看家的本領是頻頻使用 你說的利用火器 那是指攻城方面 野戰方面 火器、投擲器、戰車等重兵器
在運輸移動上不利於遠征軍、野戰
在正面攻城前 蒙古一樣是採取傳統的誘擊戰術來消弱對手的士氣
忘了是歐洲那一國(好像在匈牙利付近) 蒙古用回回砲(投石機)把敵人的屍體投入敵城而使該城完全喪失戰意
而開城投降的計錄......冷兵器時代一樣會搞心理戰的...蒙古的心理戰比他帶去的火藥更有威力喲....
匈牙利的祖先有一說是遊牧民族後代(你上面所說的傳奇西徐亞人) 而搭弓方法和東方相同是以順像搭箭 擁有馬上弓術的技術(雖然匈牙利的弓騎兵並不有名 但匈牙利輕騎兵在對蒙古而聞名)
蒙古在機動力上占不到便宜 弓騎對射雖然還是蒙古有利 但誘擊轉殺的成功率也隨之下降
再加上遠征補給等諸多不利因素.....在無法有效消弱敵方實力 加上敵方鄰國也產生了危機意勢蒙古西征因此開使止步 畢竟
成吉思汗習慣是不打沒把握的仗 戰況不利時記得跑給他們追....

TOP

本帖最後由 my555 於 2012-11-14 23:42 編輯
呀...蒙古軍的擲箭筒就是一種火藥武器了。

至於蒙古軍使用火器不止於攻城唷,擲箭筒先撇開步說,他們也有 ...
yoyo小爺 發表於 2012-11-14 19:09



    這我知道 前面我也有提到騎兵常用你所說投石索(石頭改為陶壺內放油脂或火藥)
但火藥這東西 攜帶量有限 也無法隨地生產 而火藥產地也不會在歐洲 近也必須到中亞地區才有(不是歐洲沒有而是當時應該還沒發現開採點)
所以通常不會有大量的火藥武器消耗在野戰中 畢竟攻城用的火砲...精準度.....但當時火藥配方的威力和現今的高性能工業火藥無法相提並論
所以算是心理威嚇效果高於物理傷害 而攻城 登牆梯或護甲車之類的開城兵器是不可少的 除非內奸有能力將大門打開 不然正攻時光靠遠距離攻城武器破門
可能轟個幾周才能達到成果(用護甲車前去門前放火藥炸門真的比用投石、火砲轟來的實際...)
投石車和火砲大多是用來牽制在朵牆或箭閣中的守城兵 以利於破門士兵的進攻 而破門後 蒙古的騎兵才方便進攻
當然那是指具有一定規模的(有附設都市)要塞城市 若是屬於領主防衛用的獨立城堡 那的確可能是用火砲、石砲攻毀 但蒙古軍少了一搶(搶錢 搶糧 搶...)

TOP

回復 16# yoyo小爺


    那幽默是用世紀帝國來做梗嗎 = =" 因為巨弩的效果並不會比投石器的散彈效果來的理想  = ="
外加弩砲很難拿來做曲線射擊的考量 =="
不過如您所言 過牆梯和攻門 的確攻城方往往都是二者選其一 只有人多到會發生饑荒的古中國
才會二種同時使用...另外雖說是炸門 但其實大多是用燃油來焚燒大門 待木質碳化 就方便破壞了
護甲車的作用是方便步兵抵抗高台上的箭矢、燃油、石塊等物器的攻擊(雖說是車但不見得有輪 有時只是木板、竹束包獸皮或金屬片 由多人抬起、高舉往前衝.. = =")
以利步兵接近破壞大門或破壞、填平防禦工事或組裝登城工具作業用的防護兵器 若戰況許可往往都會生產使用才對
衝車 雲梯 箭樓等則不見得是必出物品(因為鉤繩也是可以翻牆的....)
護甲車西方也有 只不過電影為了展現英雄主義或畫面好看..... 所以大多無視該器具 是由眾人各個高舉盾牌組陣往前衝 = ="
那太危反牛頓定律了....以單人單手的力量加金屬的阻革就算有多人在旁支撐身體但高處的落石重力加速度.....
那個盾陣還沒攻擊城牆早應陣型毀壞了 (阻擋著的手早廢了)= ="

TOP

其實要看戰術指揮技巧 儘管是攻擊力偏差的兵種,只要能熟用各種戰術,也可以發揮出精銳部隊所得的威力~

雙 ...
timboy5168 發表於 2013-1-27 21:42



    但別忘了射程遠的話必定要用曲射 而長弓兵的弓身長 無法蹲下射擊 第二列必需曲射
而騎在馬上的弓騎 可以利用機動力迴避 用機動利移動受敵較少的方位來迂迴前進 到達攻擊距離 而發動攻擊
也就是勝負在前幾波射擊在弓騎移動到有效攻擊距離的損傷而決定其勝敗結果
所以還是一樣有諸多的不確定變數 而使得勝敗的結果不同....

TOP

返回列表

戰略要地重大資訊 關閉


關於要地的異常

將軍正在進行修復, 短期間請大家多多包涵. 主要是要修復一些被修改的設定, 也請大家不要驚慌.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