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考慮到戰爭是以"奪取資源和人口",以戰養戰的概念,我認為同盟國"可能"只有"資金"優勢,而不是軍資優勢
由於軸心國是以打擊敵人的生產力和重點,所以在戰爭初期(頭6回合內),歐俄的北方工業,亞俄的工業及煤田,美陸的煤田及下方大城是正常是被軸心國時常奪取的,因此在第6回合時軸心國和同盟國的資源應該是這樣轉變(保守計算及較為人性化):
西德 45金  25木  兩大一中一小   一煤一工業(打下了巴爾幹半島大城)
東德 10金  60木  一中                  兩煤三工業(打下了歐俄工業)
日路 40金  60木  三中兩小          兩煤三工業(打下了亞俄工業及煤田)
日海 30金  0木    一熱(與美海苦戰中)
義國 25金  15木  一大兩小          一煤(以戰指奪取了北美下方大城及打下美陸煤田)
--------------------------------------------------------------------------------------  
150金   160木

歐俄 50金   35木    一大三中一小             一煤兩工業(被東德打下了一工業但打下了中東一工業)
亞俄 25金   0木      兩中一小(被日陸打下了工業及煤田)
國民 95金   10木    兩大三中一小一熱      一工業(打下了越南小城及熱帶)
共產 35金   15木    一大一中兩小             一煤(打下了中東大城)
美海 45金   40木   兩大一中一小              一工業一石(與日海苦戰中)
美路 25金   30木   一大兩小                     二煤(被意打下了下方熱帶)
英國 130金  40木   一大五中一小二熱     兩煤一工業(打下了南非熱帶)
--------------------------------------------------------------------------------
405金  170木

由此可見,同盟國"物資"優勢並不如love所說的如此樂觀(但我贊同有資金優勢),
假設頭5回合同盟國沒有失去任何建築物:
同盟國195x5+350(初始物資)=1325
軸心國110x5+1000(初始物資)=1550
第6回合失去上述建築物後
1550-1325=225/10(差距)=22回合
也即是說軸心國的物資可以說是維持優勢,
對於同盟國來說,要生產較有戰鬥力的坦克是很大負擔(要考慮維修消耗資源及同盟國坦克戰力較差)
因此,在資源上,雙方的競爭點就是中東石油及南海,
但對同盟國來說,卻失一不可!!(除非你可以扼殺軸心國的人口及日海航空母艦)

TOP

美路不被意大利搶大城和熱帶的訣竅,請大大分享唷@@

TOP

返回列表

戰略要地重大資訊 關閉


關於要地的異常

將軍正在進行修復, 短期間請大家多多包涵. 主要是要修復一些被修改的設定, 也請大家不要驚慌.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