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goahead 於 2011-10-4 19:01 編輯

論精確性,英文比中文高~

特別是英文植根科學界上多年,論精確不會比中文差
例如在血管內,也有分成大約6種的名稱

還有,現在的論文大多是英文,翻譯過來可能會歪曲意思

還有,即使有1000萬人幫忙翻譯,但是全球其餘的人也在不停發表論文和文章,
你還真的可以固步自封,等待別人翻譯嗎?

在社會上,也是如此。例如:
就是「借」也分成lend 和 borrow

語言對任何人也是一種工具,沒有這工具就不能完全知道別人的文化

TOP

本帖最後由 goahead 於 2011-10-5 23:34 編輯

論字根,英文的字母只有26個。
但漢字的部首數目卻遠遠不及這個數目
論字,很多漢字都是同音異字,亦可同字異音,更可同音同字異義,精確性遠不比英文
論文法,漢字變化多端,連生活在中國的漢人亦不能完全掌握其奧妙
而英文的文法簡單易明(如不相信,可隨手拾起莎士比亞的文學集,你便會發現拉丁文文法很少有太大變動;若提起論語 大學等,如無翻譯,恐怕連一半也不能解讀)
漢字存在的通假音太多了。

而且,這個世界不是13億人口說了就算。
世界上其他人都是說英語,儘管千萬個不願意,你也要跟著他們走。
西班牙語夠大了吧?全球有約3億人都是以西班牙語作日常語言。
但若要出國遊學,認識世界,他們早就知道西班牙語並不能滿足需要,所以早早學習英語。

若只用毛髮細分而忽略其他的因素,我認為是以偏蓋全。
加上,我認為,英語化學的名詞也就等於漢字:鎂 鉀 銫 氫 氬 等等難道就很常用,很容易記住嗎?
論結構,恐怕以上字詞比起由26個字母構成的英語還要複雜得多......

我贊成中國語文要強制教育以作日常溝通和了解祖國之用。
但若是在學術研究,文化交流上,強制學習英語是無用避免的。
英語也不是難學的工具,只要造化於學習者的心態而已......
1

評分人數

    • samsam: 精品文章要地威望 + 1

TOP

本帖最後由 goahead 於 2011-10-9 13:48 編輯

抱歉最近因為有總測的關係,很多時侯都只能蜻蜓點水,未及回覆。本以為此文只作閒聊,既然samsam執詞要求視之為「辯論」格式,本人也只好跟隨到底,以「辯論」的形式發文。

先談學習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學習就是先經吸收,然後內化,最後表達自身的感觀。學習的作用很多,按張中行的論學習分析,學習有七大功能(在此不再重覆)。是次的題目是:到底是否強制學生學習英文。依我之見,英文作為世界語言,作為國際化的都市,香港及台灣學生必須接受強制英語學習。
目前世界都以英語作為國際語言,既然有如此的重要性,那就不得不學習。先觀世界,到底哪一個國家強制要求他人不學習英文?到底哪一個國家不支持人們學習英文?沒有!因為他們認為,英文能與世界人溝通,有助人們具有國際視野,使國家的生產力更能大大發展。
另外,英語是科學的基礎。在生物、化學、地理的基礎,英文的論文更能站得住腳----請看看國際的權威學術委員會,哪一個不是用英語作官方語言?而且,在論文的發表總數中,使用英語的論文一直位於首居。我不思其解,你有什麼理據證明生物科,使用漢語會較英語有優勢?我希望請問一下,到底DNA RNA HIV AIDS 你要如何用漢文來翻釋?
加上,使用漢語學習學術科目根本是對漢語的一大奇辱! 我沒有修讀化學,但我修讀中文經濟,但他們的經濟名詞根本是狗屁垃圾。例如「壟斷性競爭」,這是壟斷還是競爭? 或者「雙向需求偶合」 「合」是什麼?是合作嗎?是「偶」又包含了「雙」啦,又何必多此一舉? 原來「合」是代表「交易」,「偶」是代表「偶然」,全名的意思是「雙方的需求偶然碰到,才能進行交易」。哈!這不是「通假字」,「一字多義」還是什麼? 幸好這個還可以自圓其說,但是「壟斷性競爭」呢? 兩者本義衝突的意思放在一起,不免令人相混。
而且,按張中行同文分析,「學習」是人的本性,你不能不學,習成後又不能忘記。按英語的說法,就是'The ball has been clicked, I never give it up' 要求人們在中國不得使用英語學習,談何容易? 人有自覺性,知道世界運行,就會學習世界所需的技能,此乃人性。不如在此做個調查,問問誰不想習得英語?
你一直強調窮人未能習得英語。我看你道出重點來了!未習得英語就是「窮」 習得英語的人不代表不窮,但起碼有人多一份機會,多一個發展。人們不願學習英語,只是條件所限,需顧及三餐而已。
中文字的意義就是多字配搭,使得人們有獨特的氣息。例如我們說李清照的文章有楚楚可憐之感,蘇東玻、范仲俺有氣勢磅礡之感,諸葛亮有忠義雙全之感。連同學也說我的文字雖用字簡潔,卻有沉重之氣。這就是中國字的根本,而非學術研究,再多的學術研究只會改變其本身的結構,走向敗亡。

提醒:辯論的就請放在辯論區 還有多舉例

TOP

本帖最後由 goahead 於 2011-10-9 17:21 編輯

轉成閒聊模式....

發論文不是發給世界人而只是中國人,這才叫有病。
一直忽略學習英語的人數,此乃病二。
不留意英語學名的結構,只計算字母的數目而說「英語很難讀」,此乃病三。
不留意學習英語是無法避免的事實,一直強說要現在轉成不強制學習,形同數年前的中國教學模式,使得其優勢消失,此乃病四。
AIDS乃「後天免疫力缺乏症」而非「愛滋病」。目前中國的病患者大多數是由捐血及遺傳,並非透過「愛」而「滋生」的病。這樣的字誤就是一直導致華人誤解AIDS,你卻成之有理,此乃病五。
只強調英語的「高貴性」,而非強調「實用性」,有仇視心態,此乃病六。
一直不留意英語世界及中華世界的文化差異,用詞一樣但意思差別大這個不能改變的事實,此乃病七。

TOP

其實很糟糕..我突然不想再跟你說話了...
1.日本 法國 俄國人發論文當然是用英語發啦~不然是什麼?
香港的大學教學的/溝通的不是英文是什麼?你寄望外國留學生會因為你而學習中文?
我還真的看不出你的「世界觀」是如何構成的...人不能不思進取 人學你不學 最後只會是一大堆後悔啊

2.不要用反問的句子來說...看不出你問題的重點和意思

3.有沒有意思不等同是不是強制學習啊...全世界的學術人士都是用這字詞...難讀不是不讀的藉口啊...若是難讀那麼為什麼其他人能讀的好?

4.多讀中國的教學模式(通識有的)

5.不相信你不明白

6.實不實用已在上述論點說明 現在是說你對英語的偏見

7.要舉例子多的是
上述的成語己是其中一個。
要我舉例子只是顯示你對英語的不了解

TOP

對啊...學習英語不是強制,而是環境逼成。
要強調的是全世界也是用英語,這就是現實環境。
連中共也要求小三開始的學生也要學習英語,這也是現實環境。
沒有掌握英語的人就不能讀大學,這個也是活生生的現實環境。

你還想待在香港生存嗎?那就快快的學英文,不然到新疆等西部地區居住。

TOP

我很好奇你在香港哪裡上班/居住,是不用英語的??

TOP

本帖最後由 goahead 於 2011-10-14 18:56 編輯

你假設什麼東西都不用英文
你假設什麼人都不懂英文
你假設什麼人都不想跟英語的人溝通

你還想假設什麼才讓你的「套套邏輯」可以自圓其說?

現實是無法改變~
中國以前有英文嗎?自約1700年才有傳教士來宣傳英文...
這反映了若要使國家/人能夠獲取更多資訊~英文是不二必學的語言

請你出去工作,看看要10000港元月薪的職業
哪個是不用英語的...

TOP

返回列表

戰略要地重大資訊 關閉


關於要地的異常

將軍正在進行修復, 短期間請大家多多包涵. 主要是要修復一些被修改的設定, 也請大家不要驚慌.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