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台灣整個地段也位於菲律賓板塊邊緣,
海嘯地震來襲時...

兩害取其輕,
不建造核能廠可能產生更多氣溫氣體,
但是一旦發生事故,核能廠對台灣和全球的破壞是致命和不可復原。
目前荷蘭和Denmark等歐洲各國大力發展再生能源,
台灣不論在地理、財力和技術上都很成熟,
有必要使用核能發電嗎?

而且不建造新的核能廠跟關閉舊的核能廠並無衝突
兩者之間並無關連

最後,推出政策鼓勵市民節約用電,
長期上應是上上之策

TOP

本帖最後由 goahead 於 2013-8-6 22:13 編輯

其實台灣的地熱、風能、潮汐能和太陽能都是很好的選擇。
之前打算寫一篇文,後來因寫到一半,網路掉線而放棄。

是這樣的,
誠如上述影片所說,國家們對再生能源的投資,大部分都是基於如何增加產量(Production)而非從技術中增加生產力(Productivity),正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再生能源產業大力補貼,美國更因此對中國進口的太陽能板收取傾銷稅。更加,最近在香港上市的多隻國企再生能源企業被掀發,因中央政府過度補貼錄得大量虧損,但在研發上的投資相對較少。

而且目再生能源對處於發展階段,仍有很多未知的領域。
以風能為例,人們從仿生學(Bio-mimicry)中,在風車上增加小突核(tubercles),不會失速(stalling)。使得風力生產力增加40%。




還有Dr. KJ Lee 和 Dr. ZL Wang 兩位美藉華人科學家最近利用納米技術,從壓電效應(Piezoelectricity) 中發明納米發電機 (Nanogenerator) ,將納米氧化鋅針管與鐵針管磨擦,從而產生電力。


既然有這麼多可發展的技術,是否一定要在危險的海域附近上建造不穩定的能源呢?
而且處理核廢料的成本其實也很高,一不慎就玩完了。
1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戰略要地重大資訊 關閉


關於要地的異常

將軍正在進行修復, 短期間請大家多多包涵. 主要是要修復一些被修改的設定, 也請大家不要驚慌.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