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首先,文憑是一切的基本條件。無論你做甚麼工作,這東西已經成為必須。

而你要嬴對手,就是靠其他證書。

今天的形勢,不過是昨天的形勢,只是昨天限令你中七畢業,今天變了大學畢業。


至於goahead所說,升讀大學除了是充實自己、學習知識,亦有擴展人脤的實用價值。你所舉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正是如此。

而這亦解釋了為什麼香港的BBA是熱門科目,而外國卻是一文不值。

皆因BBA的人脈,使你一出來工作,便有高薪厚職。

近日無線的情越海岸線,那個商科女,亦隱約浮現這情況。



至於cd所說,在現階段不能全盤改變。科舉制度本身不算茶毒子弟。縱管拿八股取士,八股文本身確實有讓人思考條理清晰。明朝曾有一位高官力揀皇上,所寫的揀書,正是如此(忘了是否goahead所寫那份)。制度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人”,例如繼燭、背範本,這些早已經有。乃至不根藝實的情況。


而且,科舉制度,或稱考試制度,本身是有審核人才的作用,西方亦以此作為考核之用。中國最大問題在於文化植根於大陸文化,缺乏進取,追求安穩,至有跟蹤慣例的情況,而這慣例,正正是考試制度。

若果你看很多事例,你很容易發現高分,不一定低能。例如近年香港一位高考狀元李泳枬,即不是這種情況。考試高分之餘,又能適應世界。

我可以跟你說,我認識的人,多不是讀書人(這就是物以類聚,亦證上面BBA之說),但人家21歲,已經坐擁百萬身家(個人)。又有同輩,透過網絡遊戲,每年坐擁最少5萬港元收益,賽馬一年平均3萬收益。透過買賣明星照片、海報,收入足以不用上班。更甚高級程度會考獲不予置評(最低等級),仍可當補習老師。

在華人社會,增加教育時間可避免失業人口會大幅上升(失業人口不計算工讀或學生)。這樣會引致社會不穩。

而增加教育時間,亦有利於教育普及化,有助構建民主社會(讀書人是民主社會的中堅份子),就台灣而言,有助於維護台灣主權,免受中共統一。
雷神稍鳴動,陰霾天空雨點滴,盼君將留此;
雷神稍鳴動,陰霾天空縱無雨,吾亦留此地。

TOP

返回列表

戰略要地重大資訊 關閉


關於要地的異常

將軍正在進行修復, 短期間請大家多多包涵. 主要是要修復一些被修改的設定, 也請大家不要驚慌.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