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高中指考生物知識樹(目前只有人體非專一性免疫)

本帖最後由 c8dk4 於 2013-8-4 15:16 編輯

既然有這個專區,就把準備生物比賽時的筆記放上來好了(這個比賽後來輸在準決賽ㄏ )。

這些東西是對課本的理解以及記憶流程,讀的時候一定要先好好看完課本,再來看這類似參考書的內容;才不會迷失自我(因為作整理總會過度歸納)。

另外,因為習慣不好筆記東一塊西一塊,現在出現免疫待會可能就是光合作用了

(用電腦排版看起來總是讓內容死氣沉沉,繪在紙上可以加些註解什麼的,腦袋瓜很容易記住~)

----------------------------------------------------------------------------------------------------------------------------------------------------------

一.非專一性免疫
   (一)體外防禦(註1)
        1.皮膚
           (1)表皮
               物理性︰角質層(順道一提,角質層用在動物、植物、昆蟲上都有不同意思。要自己留心去查。)
               化學性 A.汗腺→乳酸
                         B.皮脂腺→不飽和脂肪酸
                         *降低pH值讓外來細菌不容易生存
               生物性 A.競爭︰適應體表環境的共生菌,較外來種有競爭力。
                         B.排斥︰分泌有機酸排斥外來細菌
                         *主要是共生菌
           (2)眼睛
               物理性︰淚水沖洗
               生物性︰溶菌酶(破壞細菌細胞壁,對格蘭氏陽性菌較有效EX︰什麼葡萄球菌的就是。)   
        2.黏膜
           (1)呼吸道
               物理性 A.鼻腔(鼻毛、鼻涕、鼻道)→阻擋異物、集合異物、排出或吞下異物。
                         B.氣管→纖毛擺動,排出異物
               其他︰存在黏膜組織的吞噬細胞~
           (2)消化道
               物理性︰緊密連結的上皮組織
               化學性︰多變的pH值(胃,酸性;腸,鹼性)
               生物性 A.競爭︰要生存在消化道內還要有可以附著的點(生存空間的爭奪)才行……
                         B.排斥︰分泌殺菌物質(大腸桿菌、乳酸菌……靠北,我看不懂我寫什麼 ︰腸ball?)
           (3)泌尿道︰尿液沖刷,不易附著(有些細菌有線毛還是容易附著,EX︰淋病鏈球菌。)
           (4)生殖道︰陰道上皮會分泌些肝糖,經乳酸菌發酵後就形成乳酸,造成酸性較強的環境。

   (二)體內防禦
        1.吞噬細胞(血球的分化就不寫了,因為資料太多,都不知道哪些是最讓人接受的)
           (1)機制
               趨化 A.補體趨化因子(補體的蛋白質分解後的碎片會吸引吞噬細胞)
                      B.病原趨化因子(細菌細胞壁也能讓補體蛋白附著,再作分解釋放補體趨化因子)
               附著 巨噬細胞上有受體,可以和病原身上黏附的東西(EX:抗體、補體……等)結合。
               殺菌 A.耗氧性 a.過氧根、過氧化氫
                                   b.次氯酸根
                                   *有些人這方面功能缺陷引發慢性肉芽瘤(殺不死細菌,一直搬救兵,最後一堆細胞卡在一個地方)
                                      所以才有「耗氧性殺菌是主要殺菌方式」的推論
                      B.不耗氧性 a.溶菌酶︰分解細菌細胞壁
                                      b.乳鐵蛋白︰和細菌生長所需的鐵離子結合(這邊我很不懂)
                                      c.正電荷蛋白︰附著於細胞壁帶負電的細菌抑制其生長(尤其是格蘭氏陰性菌那層外膜)
               抗原呈現 抗原和MHC2形成複合體,呈現在細胞膜上。
                            (這複合體和原來的抗原不同,所以抗體不會附著在抗原呈現細胞上。)
           (2)種類(這不太需要記)
               單核球︰由循環系統進入組織間之後分化為巨噬細胞。
                           有游離型和固著型(固著型較普遍,存在各種結締組織間)
               中性球︰數量最多,生成最快而壽命也最短。
               酸性球︰數量少,對付寄生蟲很有效。
           
        2.保護性蛋白
           (1)干擾素
               來源︰被病毒感染的「自己的」細胞、活化的巨噬細胞。
               作用對象︰自己的組織細胞
               功能︰誘發沒感染的細胞產生抗病毒物質(可干擾病毒複製)
               *因為作用對象不是病毒,而是人類這個物種的組織細胞;所以對不同病毒入侵都能產生效果。
                  (對空用防空炮、對海用岸炮;躲起來海空都打不到我。大概是這種感覺 )
           (2)補體蛋白
               補體蛋白的作用很複雜,所以不講作用;重要的是,補體系統是一大堆酵素組成的系統。
               當附著到細菌上時,會一個接著一個觸發︰前者活化後者,後者分解後者;後者和被分解後者的其中一片段結合又去分解下一個……
               最後引發穿孔反應,細菌爆炸而死。
               某幾個階段的補體不穩定,容易分解,病原身上的成分是很好的穩定劑,因而使補體累積到能接續反應下去。
               也因為環環相扣,補體系統外還有一套抑制補體的系統;藉著不同環節的干擾達成抑制。
               而免疫強度就在這些物質的相對濃度下奇妙的平衡著。
               我認為這是這單元最有趣的地方
                                    
        3.自然殺手細胞
          ㄏ

-------------------------------------------------------------------------------------------------------------------------------------------

有空就新增,沒空就算了。
我現在對於人體相關的部分是愈來愈沒興趣,演化和生態學比較有意思
1

評分人數

    • 將軍: 感謝你對本區的大力支持,期待續作 ...要地威望 + 12 要地貢獻 + 4
大砲開兮轟她娘

★這裡是一些讀書的心得(暫時先卡位置)
大砲開兮轟她娘

TOP

■光合作用
國中、高中的考試甚至是一些競賽都很喜歡考光合作用,所以特別拿出來講。
學習生物的時候我在這裡下了很多功夫︰
到圖書館去找原文書看,把完整的反應抄下來;拿字典一個一個查出物質的名稱,再一個一個看清楚結構式、化學式。
然後追蹤元素的源頭、平衡數十個反應方程式……最後我把他給背起來。

這是不好的例子。
硬是去記憶反應單一反應流程不僅忘得很快,還沒辦法取得宏觀的角度。
而且普通化學反應在不同的溫度、酸檢、濃度下有不同的速度;生物化學反應又存在生物性的調控。
單單知道一個複雜的反應,不如一次學來很多反應間有何聯繫還比較有價值。
偏偏高中又沒教那麼多,除非化學、物理能力提升到可以進修了,有限時間內暫時別學那麼深。
按部就班來反而更有效率(這是我的慘痛經驗。)


以下是看了五、六本書以後歸納出比較容易理解的反應式︰
(因為生物化學反應是連貫在一起,拆開來討論總會有些失真,學習上要注意這點)
*課本有寫的就不多講了,我記得的部分絕對沒有紙張牢。

(一)光反應
1.補光系統︰光能→電能
(這部分太複雜了,物理不到家還學不來。)

2.光合磷酸化︰電能→不穩定的化學能(ATP)
(1)非循環
12水+12(ADP+磷酸根)+12NADP(氧化態)→6氧氣+12水+12ATP+12(NADPH+氫離子)
*產物的水是因ATP與NADPH合成脫水而來。
(2)循環
6(ADP+磷酸根)→6ATP+6水
*這是因為碳反應造成(ADP+磷酸根)和NADP(氧化態)回復量不一,
導致非循環傳遞鏈的電子接受者轉變。

(二)碳反應︰不穩定的化學能(ATP)→穩定的化學能(葡萄糖)
來自光反應的ATP和(NADPH+氫離子)送到基質提供能量作固碳反應
1.卡式循環
{3RuDP+3二氧化碳+5水→G3P+3RuDP}*2
(其中ATP和NADPH+氫離子都被還原了!)
循環三次可以形成一個磷酸甘油酸,六次就有兩個磷酸甘油酸。
注意到化學式兩邊都有RuDP這是要強調「循環」資源再生的概念。
2.葡萄糖生成
2G3P+1水→1葡萄糖+2磷酸根
固碳多出來的元素才和水脫離循環合成葡萄糖,
因此卡式循環的產物不是葡萄糖,而是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再往兩條路走去︰再生RuDP以及生成葡萄糖。


*看起來很短,但是該有的都在裡面;若深入看完campbell生物學這部分的講解,
就會知道這裡的理解法的優點所在。
*把自己想像成其中一個電子親自跑一趟傳遞鏈;當個碳原子從空氣鑽進葉內,墮入恆久的輪迴。
這是我學這光合作用常用的方法,可以幫助理解某個化合物的組成元素從哪裡來的。
*不久之後就要當大學生了,到時候我希望能配合上課資訊更新,整理出更好的東西
大砲開兮轟她娘

TOP

返回列表

戰略要地重大資訊 關閉


關於要地的異常

將軍正在進行修復, 短期間請大家多多包涵. 主要是要修復一些被修改的設定, 也請大家不要驚慌.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