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談學習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學習就是先經吸收,然後內化,最後表達自身的感觀。學習的作用很多,按張中行的論學習分析,學習有七大功能(在此不再重覆)。是次的題目是:到底是否強制學生學習英文。依我之見,英文作為世界語言,作為國際化的都市,香港及台灣學生必須接受強制英語學習。
目前世界都以英語作為國際語言,既然有如此的重要性,那就不得不學習。先觀世界,到底哪一個國家強制要求他人不學習英文?到底哪一個國家不支持人們學習英文?沒有!因為他們認為,英文能與世界人溝通,有助人們具有國際視野,使國家的生產力更能大大發展。
另外,英語是科學的基礎。在生物、化學、地理的基礎,英文的論文更能站得住腳----請看看國際的權威學術委員會,哪一個不是用英語作官方語言?而且,在論文的發表總數中,使用英語的論文一直位於首居。我不思其解,你有什麼理據證明生物科,使用漢語會較英語有優勢?我希望請問一下,到底DNA RNA HIV AIDS 你要如何用漢文來翻釋?
加上,使用漢語學習學術科目根本是對漢語的一大奇辱! 我沒有修讀化學,但我修讀中文經濟,但他們的經濟名詞根本是狗屁垃圾。例如「壟斷性競爭」,這是壟斷還是競爭? 或者「雙向需求偶合」 「合」是什麼?是合作嗎?是「偶」又包含了「雙」啦,又何必多此一舉? 原來「合」是代表「交易」,「偶」是代表「偶然」,全名的意思是「雙方的需求偶然碰到,才能進行交易」。哈!這不是「通假字」,「一字多義」還是什麼? 幸好這個還可以自圓其說,但是「壟斷性競爭」呢? 兩者本義衝突的意思放在一起,不免令人相混。
而且,按張中行同文分析,「學習」是人的本性,你不能不學,習成後又不能忘記。按英語的說法,就是'The ball has been clicked, I never give it up' 要求人們在中國不得使用英語學習,談何容易? 人有自覺性,知道世界運行,就會學習世界所需的技能,此乃人性。不如在此做個調查,問問誰不想習得英語?
你一直強調窮人未能習得英語。我看你道出重點來了!未習得英語就是「窮」 習得英語的人不代表不窮,但起碼有人多一份機會,多一個發展。人們不願學習英語,只是條件所限,需顧及三餐而已。
中文字的意義就是多字配搭,使得人們有獨特的氣息。例如我們說李清照的文章有楚楚可憐之感,蘇東玻、范仲俺有氣勢磅礡之感,諸葛亮有忠義雙全之感。連同學也說我的文字雖用字簡潔,卻有沉重之氣。這就是中國字的根本,而非學術研究,再多的學術研究只會改變其本身的結構,走向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