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坦克世界遊戲介紹 [打印本頁]

作者: david    時間: 2012-12-11 22:04     標題: 坦克世界遊戲介紹

本帖最後由 david 於 2013-1-6 19:42 編輯

這遊戲是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裝甲部隊對決,
主要玩法是隨機分配裝甲部隊到雙方到隨機地圖,
再進行對決。
當然分配分式是以平衡為主,
隊伍裝甲部隊實力不會嚴重偏向另一方。
遊戲方法一共有三種,
第一種是摧毀敵方所有裝甲部隊或佔領敵方基地,
第二種是摧毀敵方所有裝甲部隊或佔領中立基地,
如果同時佔領敵方基地或時間過了還沒完成目標則和局。
第三種是一方防守基地和一方進攻,
守方目標是摧毀敵方所有裝甲部隊或守到一定時間,
攻方要在一定時間內摧毀敵方所有裝甲部隊或佔領敵方基地。


裝甲部隊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和十級
第一種就是坦克
坦克

圖中中間為德軍的IV號坦克(也就是我的愛車) 左為美軍的M4 右為蘇聯的T-28

坦克在戰場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個戰場至少有一半數量是坦克,
在進攻和防禦是不可少的角色。

而坦克也可以分為三個類型
1.輕型坦克
裝甲和火力較弱,但機動性較高

圖中為美軍的M3 Stuart

2.中型坦克
裝甲,火力和機動性都比較平衡

圖中為蘇聯的T-34

3.重型坦克
裝甲,火力比較高,但機動性較低

圖中為蘇聯旳KV-1

第二種是驅逐戰車(Tank Destroyers)
主要是為了針對坦克而存在,
所以特別加強了火力,
但也因此導致驅逐戰車裝甲防禦不高和炮管只能向前方稍微向上下左右轉而不能有像坦克的炮塔而360度轉,
而造成了不少了弱點。

圖中為美軍的M10狼灌

第三種是自走炮(SPGs)-人渣誠最自豪的武器(說笑)
主要是為了向隊友提供遠距的強大火力,
雖然自走炮能夠炮擊超遠的敵人和造成災難性的傷害,
然而也因此負出了不少代價,
低機動性,低裝甲防禦,
一個不小心便會被一炮送去賣咸鴨蛋。

圖中為美軍的M37牧師
作者: ngoharry    時間: 2012-12-11 22:34

自走炮機動性也可以很高的,例如法國的
還有應該是M7牧師吧

作者: yoyo小爺    時間: 2012-12-12 13:30

T57明明是反坦克炮................
可是被俄服弄成自走砲了
作者: ILOVEROC    時間: 2012-12-12 20:10

感謝發文~~~~~
作者: xxzz65663    時間: 2012-12-12 20:30

記得沒錯 法國V階還是VI階砲車就跑很快~
作者: yoyo小爺    時間: 2012-12-13 02:09

而且法國坦克後其都是彈匣式的,可以在開砲速率上取得一定的優勢,只是換彈的時候會很痛苦而已

AMX系列的輕型戰車真的是出來克制重坦克的,遇上好手就會被繞死或者全場點亮,非常的厲害。
至於目前的火炮公認是法國的火炮最具威力。

我在想螢火蟲會不會被歸類在DT裡面,因為R.U.S.E.就把他歸類在TD裡面。

順便說一下,以前IV號坦克的菁英車就是中國伺服器的IV號坦克砲塔升級型,那個時候的IV號坦克真的不輸給豹式坦克,我說真的。
作者: xxzz65663    時間: 2012-12-13 02:40

本帖最後由 xxzz65663 於 2012-12-13 02:49 編輯

沒錯!!!!! 法國車都是彈夾式的...一打光裝填就是光很久

法國arty(砲車) 也可以拿來當TD使用...

另外自走砲開砲 最快打擊目標的自走砲是俄國跟法國(這兩台速度差不多)!!!!!
650碼
261:1.5s
155:1.5s
GWE:1.7s
T92:2s
作者: yoyo小爺    時間: 2012-12-13 10:52

蘇聯的要看人品.........................有時候蘇聯的火炮把彈藥打光了還不見得能夠把坦克炸掉
有一次SU-5的戰鬥真的快把彈藥打光所以所幸只留一顆砲彈,後來真的讓我的計畫實現,把敵人的自走砲給轟了,拿到一個最高難度的勳章-法丁勳章

法丁勳章的要求:使用最後一發砲彈摧毀最後一個敵人。

火炮部分我覺得法國果然不減當年拿破崙的威風,不論是威力還是射速都有相當的優勢。

另外就是法國的索瑪 S35中型坦克沒有出現在科技樹上面有點可惜,因為他也是不錯的中型坦克,至少在我玩德軍繳獲版本的索瑪 S35的時候真的很不錯。

B1重坦克也是很OK,可是她的分房會讓人崩潰,常常會遇到KV-1或者是IV號這種非常強悍的對手,又或者很容易被TD追殺。
也因為這樣我放棄玩法國了.........要玩B1真的需要強悍的精神,不然玩到後來會崩潰的。




歡迎光臨 戰略要地 (http://urbase.net/bbs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