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中途島戰役 [打印本頁]

作者: LIKKaa    時間: 2011-8-6 03:52     標題: 中途島戰役

中途島戰役, 發生於 1942 年 6 月 4 日, 距離珍珠港事變約半年, 一般公認是美日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
在軍事史上, 乃是史上第二場雙方海軍皆以航空母艦為作戰主力的戰役, 也是第一場從頭至尾,
雙方海軍艦艇並未進入艦上人員視界內的戰役, 可說是代表著海戰新型態的開端.

珍珠港事變後, 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活動主要是沿著南太平洋群島推進, 逐步指向紐澳兩國外圍.
為何會突然進攻位於中太平洋上的中途島呢? 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 戰前曾任日本駐美大使館武官, 深刻瞭解美國工業潛力的龐大,
一旦全面動員轉為軍工生產, 絕非日本可以匹敵. 因此, 山本始終反對對美開戰l; 縱使開戰, 也應在最短時間內尋求解決.
山本相信, 日本必須在太平洋上獲得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勝利, 以盡快逼迫美國人走上談判桌, 尋求某種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和平.

殲滅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乃是其中最可行的方案. 日本將可以威脅美國西岸, 美國因此必須挪用大量資源於本土防衛,
很可能無法重建一支足夠強大的太平洋艦隊來挑戰日本. 如此一來, 美國就可能接受談判下的和平.
所以, 山本接下來必須考慮的是, 面對珍珠港事變中逃過一劫的美軍航空母艦, 應如何誘其出戰, 將其殲滅呢?

山本最後決定以中途島做為誘餌的動機, 乃是美軍的 "杜立德行動". 珍珠港事變後, 美軍決定設法轟炸日本本土以激勵民心士氣.
由於海軍艦載機航程過短, 執行任務的美軍航空母艦必須過於接近日本海岸, 而面臨日本潛艇威脅; 因此, 美軍決定採用機身較大,
航程較遠, 勉強可以在航艦上起飛, 但無法在航艦上降落的陸軍 B-25 轟炸機 ( 美國當時尚無名義上的空軍編制 ).

美軍轟炸本身所造成的損害甚微, 但的確達成激勵民心士氣的預期目的, 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戰略效果!
由於美軍使用的是原本該由陸上機場起飛的陸軍大型轟炸機, 日軍在研判後認為, 中途島是最有可能的美軍轟炸基地.
顯然的, 中途島已成為日本本土空防的最大威脅!


山本的作戰計劃大致如下: 先以一支以小型航艦為主力的艦隊攻略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 ( 這兒遠比中途島更接近美國西岸 ),
意圖先將美軍航艦兵力吸引到這兒. 隨後, 由南雲中將所率領的四艘主力航艦 ( 佔全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二 ) 所構成的艦隊將猛烈空襲中途島,
並由另一支艦隊所載運來的登陸部隊予以佔領. 最後, 同時擁有陸基和艦載航空兵力的日軍, 將好整以暇,
以逸待勞地痛擊姍姍來遲的美軍航艦兵力. 此外, 山本本人則率領著海戰的傳統主角, 戰艦群, 在南雲後方壓陣




歡迎光臨 戰略要地 (http://urbase.net/bbs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