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戰人數如此眾多,戰場範圍卻礙於武器射程而局限在一個相對較小的空間裏。波羅底諾戰場只有3.5英里(5.6km)見方。滑鐵盧之戰,雙方14萬人,400多門火炮全都擠在和波羅底諾差不多大小的地方。惠靈頓的英軍在Mont Saint Jean山脊完全展開,正面才3500碼(3200米)。因此,指揮官在制高點就可以完全掌握敵我雙方的全部動向,經由下級參謀人員騎馬傳達命令,從而控制己方行動。
下圖:拿破崙在指揮戰鬥
不過,即使騎馬,命令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達。一個在指揮者看來恰當的攻擊時機,經過“傳達”;“部隊調動”等一系列時間間隔,往往會錯過那個最佳的機會。所以良好的“時間感”(sense of timing)是一個優秀的指揮者必備的素質。
戰場能見度的問題會使情況進一步複雜。最初幾次射擊過後,黑火藥發出的煙霧,夾雜著成千上萬的騎兵和步兵揚起的塵土,便形成了所謂的“戰爭迷霧”(fog of battle)。英軍的來福槍兵Harris回憶到:“打了幾槍之後,我就被自己製造的煙霧籠罩了,接著我的夥伴們會進一步加強這種效果。到最後,我就只能看到我自己槍口的閃光了。”
下圖:現代人模擬的英軍來福槍兵射擊
火力更強的炮兵無疑會產生更多的煙霧。騎乘炮兵上尉Mercer在自己的滑鐵盧日記中寫道:“在我的發射陣地兩側經過的那些部隊,對於我來說,就像月球人一樣的神秘”。(I knew no more of than the man in the moon.)
下圖:現代人模擬的法軍炮兵射擊
指揮更大規模部隊的軍官們在如此環境中,甚至會失去耐性。當惠靈頓命令Harry Smith爵士(英軍來福槍部隊的指揮官)前進的時候,他不耐煩地回道:“朝哪個方向呢?閣下”。(In which direction, my lord?)
法軍主要裝備的“1777款”滑膛槍身管長44英寸(112cm),口徑0.69英寸(17.5mm)。全槍長59.5英寸(151cm),比英國槍略輕(重約10磅=4.54kg)。強化了扳機,採用黃銅材質的擊發槽(priming pan),槍管用扣環固定以便於更換。法國革命期間,對1777款滑膛槍只進行了輕微的改動(成為“九年款”Year IX Model)。除了步兵型,此款滑膛槍還有多種變型,用來裝備騎兵。這些變型在長度和裝飾上區別於步兵型,但是口徑和擊發部分均保持不變。
下圖:A 法軍1777型滑膛槍 B IX Year改進型 C 英軍42英寸滑膛槍 注意法國槍上有固定槍管的扣環,便於更換。槍管下麵那根是裝填杆。 作者: G.E.M.歌迷樂 時間: 2011-7-7 12:10
革命時期,法國軍隊十分強調刺刀的運用。卡爾諾(Carnot督政府的一員)在1794年2月簽署命令:“法軍士兵必須隨時準備運用刺刀(action with bayonet on every occasion)”。拿破崙也同樣重視這種冷兵器。法軍上尉Blaze回憶到:“皇帝陛下似乎對刺刀殺人的方式情有獨鐘”。當時的軍事理論更是認為:“只有第一次的齊射是有效的,後面的戰鬥要靠刺刀和劍來完成”。(Gay de Vernon)正因為如此,奧軍和普軍也同樣強調刺刀的重要性,即使公認的改革派——查理大公也認為刺刀是最好的近戰武器。 至於更為冷兵器化的俄軍,派到俄國考察的英國將軍Wilson在1810年的報告中寫道:“刺刀簡直就是為俄國人設計的武器……他們更善於密集縱隊的刺刀衝鋒”。
然而,實戰中刺刀見紅的搏殺並不常見。在奧斯特利茨,俄國近衛軍進行了一次典型俄國式的300碼刺刀衝鋒,可是在突破了法軍第一道防線後便被後續的法軍火力擊退了。拿破崙‘大軍團’的醫官(Surgeon General)Larrey曾經對法軍的傷亡進行過一些統計,結果發現:相比119例槍傷,一次戰鬥中刺刀造成的傷亡只有5例。因此,他認為刺刀的心理作用要遠大於實際效果。同樣,惠靈頓的一個高級醫官Guthrie也認為:刺刀衝鋒很難達到預期的手腳相搏(hand to hand and foot to foot)的結果。不是衝鋒的一方被火力擊退;就是防守的一方受不了心理壓力落荒而逃。醫生們的觀點,被前線的指揮官進一步證實。約米尼聲稱:我從未在通常的戰鬥中見過刺刀肉搏(I never saw such a thing on a regular field of battle)。(作者原文這段的結論是:刺刀肉搏並不能對戰鬥的結果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但是我不能完全同意這個觀點。心理作用的結果難道就不是結果了嗎?戰爭中精神作用往往更明顯。歷史上,一支沒有遭受重大傷亡的部隊精神上卻已經被打敗的例子屢見不鮮。因此我認為,上面的論據只能總結為肉搏不常發生。)
騎兵衝鋒的全過程是呈加速度進行的。在距敵方200到300碼(1碼約為0.914米,下同)的距離上,指揮官會命令:“準備衝鋒!劍出鞘!小步前進!”(Prepare to charge! Draw saber! At the trot – March!)。距敵150碼時,命令“快步前進!”(Gallop!)。50碼時,命令“衝鋒!”(Charge!)。此時,所有號手吹衝鋒號,騎手將自己的馬匹驅至最高速度。前排騎手將劍尖向前作刺殺狀,後排騎手保持高舉狀態。加速度衝鋒使得騎兵在接敵之前保持了隊形的相對完整,給敵方陣線造成瞬間的最大衝力。如此衝鋒是針對陣容齊整的敵方步兵或騎兵進行的。當對方陣腳不穩或潰散時,騎兵的速度就更為重要。此時,便可以放開了衝鋒。
火箭是英軍戰場上的另一“秘密武器”。說是“秘密”,其實海軍早就已經在使用火箭了。那時火箭的發射原理和現代火箭相仿,靠後部的裝藥燃燒產生推力,推動彈體前進。火箭的彈頭從5磅到32磅不等,但是英國陸軍採用的野戰型彈頭基本是6磅和9磅兩種。彈頭類型包括前面提到的實心彈和榴彈,此外火箭還可以攜帶燃燒彈、信號彈和照明彈。其優點是不需要用火炮來發射,射速就會火炮快很多,而且製造工藝並不比炮彈複雜。缺點就是精度太差。1806年,在Boulogne,英國陸軍首次使用海軍型火箭。結果,原本瞄準港口裏艦船的火箭全部都打到了碼頭上。因為這個缺點,惠靈頓曾一度拒絕使用火箭。不過,火箭能夠對敵方的新兵和馬匹起到一定的恐嚇作用,所以滑鐵盧之戰又有了火箭參戰。對於,此戰中火箭的效果,惠靈頓曾經這樣評價:“相對於敵方的炮火來說,我們的火箭對我威脅更大!”(Rockets put me in more danger than all the fire of the en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