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假設議題]德國未向蘇聯宣戰,日本不打算主動與美國起衝突

假設
條件1:德國未向蘇聯宣戰,
條件2:日本不打算主動與美國起衝突

討論重點:
方向1:歐洲戰場局勢
方向2:亞洲戰場局勢
方向3:美國政局發展
方向4:二戰結束後,世界局勢

p.s.感覺這是滿有意思的討論,雖然只是假設性問題
1

評分人數

    • 將軍: 精品文章要地威望 + 3 要地貢獻 + 1

1.德國與蘇聯瓜分波蘭後保持和平,沒有宣戰
歐洲→德國東線軍力移往西線與北非,大大重挫同盟國軍隊
2.日本迫於資源入不敷出,但仍放棄與美國作戰,奪取太平洋控制權的想法
亞洲→日本擴大對於中國東北、中南半島的兵力佈署,對中國戰場更加積極侵略、但資源是迫切問題

我的推論只能到方向2了..

TOP

條件1:德國未向蘇聯宣戰
事實上, 德蘇之間的戰爭無可避免, 當時蘇聯假設在1942年前不會有戰爭發生,
因此紅軍依然在結構重組的階段, 這正是德軍突襲成功的一大原因.

若德國不實行巴巴羅薩行動, 德軍主力估計是繼續進攻英國,
不過有海空軍優勢的英國卻不是德國能輕易擊敗,
另外東方的防衛仍然需要大量軍隊, 沉重的開支令德國無法發揮全力,
而且別忘了還有北非的戰役, 到頭來恐怕德國只能維持原狀,
更差的情況是德軍與英軍耗損後, 蘇聯率先發動攻勢,
歐洲局勢將會是被蘇聯紅軍所赤化.


條件2:日本不打算主動與美國起衝突
事實上美國老早就參與在二戰之中,
只是未得到民眾支持(孤立主義)而未有對軸心宣戰,
然而, 美國卻一直透入大西洋之中, 可見美國志在德國,
就算日本不對美宣戰, 美國還是會找機會和借口參戰,
但可能美國會更重點放在歐洲戰事, 事實上即使珍珠港事件後,
美國還是執行先歐後亞的戰略, 清楚反映了美國的戰略取向,
到時候估計美國會較遲參戰, 不過其餘局勢應該與史實相差不遠

TOP

返回列表

戰略要地重大資訊 關閉


關於要地的異常

將軍正在進行修復, 短期間請大家多多包涵. 主要是要修復一些被修改的設定, 也請大家不要驚慌.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