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戰略要地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688|回復: 0

古寧頭戰役

[複製鏈接]

324

主題

1007

帖子

1421

積分

總區長

Rank: 8Rank: 8

積分
1421

分享勳章

發表於 2016-1-25 15:34: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以前看見很多好玩的事 , 例如  古寧頭戰役是什!古寧頭發生在馬祖!
這類........忽然回憶決定來貼= =



古寧頭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金門登陸戰,中華民國政府稱古寧頭戰役或金門保衛戰),發生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戰役。
日期:1949年10月25~27日
地點:金門島
結果:國軍勝利
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7月上旬入福建,由第三野戰軍(三野)第十兵團負責。第十兵團司令為葉飛,先後發動了福州戰役、平潭島戰役、漳州戰役、廈門戰役、金門戰役等等。
1949年10月15日,解放軍渡海發動廈門戰役,解放軍先佯攻鼓浪嶼,成功吸引國軍注意力,造成國軍判斷失誤。之後,解放軍分數路成功登陸廈門,開始攻取,解放軍擊敗守島國軍,10月17日國軍福州綏靖公署代主任湯恩伯棄守廈門。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葉飛將軍將屬下的32軍船隻分發給28軍,決定集中船隻來進攻大金門,但是鑒於船隻數量還是不足,日期一再的延後,終於在1949年10月24日當晚決定下令渡海進攻大金門,結果解放軍全軍覆沒。

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奪取了閩北、閩南,但缺乏海戰經驗,且無海、空軍掩護。
1949年6月以前,國軍根本未在金門島上設防。到6月中旬,國軍廈門要塞司令部才成立金門要塞總台,才開始在島上構築工事,鋪設通信線路。
8月起,國軍開始增強金門防禦。8月初國軍第二十二兵團率部進駐金門,其中兵團部、第二十五軍軍部及第四十五師守大金門,第五軍軍部和第二〇〇師守小金門,第四十師守大嶝島。
9月3日,國軍青年軍第八十軍之第二〇一師師部及第六〇一、六〇二團(第六〇三團調往福建馬尾)、戰車第三團之第一營(欠第二連)擔任金門防務。其中第二〇一師兩團由師長鄭果指揮,在臺灣由孫立人訓練後六〇二團,擔任金西第一線的防務,雖然只有兩個團,其員額裝備較第二十二兵團部隊整齊。九月中旬第五軍(欠第一六六師)歸還第二十二兵團建制,擔任小金門防務。
中華民國方面,東南軍政長官陳誠見漳州已失,金門守軍戰力不足,乃派副長官羅卓英銜命親往汕頭,洽胡璉第十二兵團接替第二十二兵團防守金門。胡兵團原屬廣州方面作戰序列,而十二兵團在國防部補給名單上僅二個軍,但兵團實有三個軍,遂以未列名之一個軍調往金門,10月10日、14日第十八軍(軍長高魁元)兩個師(第十一師、第一一八師)、(欠第四十三師)及兵團部由潮汕轉移增防金門。在第十二兵團全部尚未到達接替防務之前,暫歸第二十二兵團李良榮司令指揮。10月19日,第十九軍劉雲瀚部(下轄第十三師、第十四師、第十八師)奉公署命改駛金門22日晚抵達金門,因接駁效率不彰,直到24日晚才將部隊一半接運上岸。
三野渡江以來,未遭遇國軍大反抗,未注意渡海作戰種種隱憂,如搭載船隻不足;另外情報不靈,在大、小嶝島戰役,也已發現被俘國軍中,已有胡璉兵團第十八軍主力第十一師俘虜,但主事者仍認為守軍要逃,反懷疑供詞不可靠,當時解放軍28軍副軍長蕭鋒親審俘虜,向兵團報告,葉飛說:「不可能吧。胡璉兵團還在潮、汕地區未動。」。葉飛對蕭鋒說:「看來大陸再也不會有什麼大仗打了,你們二十八軍就掃個尾吧。」。人民解放軍進攻部隊為第十兵團下之二十八軍,共派出第一梯隊三個團九千餘人。
10月15日解放軍佔領廣州,發起廈門戰役,擊敗廈門國軍,10月17日廈門國軍棄守,10月24日,胡璉兵團已在金門海面停留了一晝夜,成功欺騙解放軍,25日凌晨1點30分解放軍開始登陸金門。

第一日
10月24日晚上九時,解放軍第一梯次二十八軍八十二師二四四團、二十八軍八十四師二五一團、二十九軍八十五師二五三團和二十八軍八十二師二四六團三營分別在澳頭、大嶝、蓮河登船完畢,原定於啞鈴形之金門中央狹窄腰部登陸,進而將金門一分為二。
因潮流向西漂流,於二十五日約凌晨一時半抵達壟口、後沙、古寧頭一帶。為了掩護登陸,解放軍炮兵開始從大、小嶝砲擊金門北岸官澳、西園、觀音亭山、古寧頭等地猛烈射擊,但解放軍隔岸砲擊火力有限。至解放軍上岸後,建制混亂,不能有組織戰鬥,但仍能各自爲戰,紛紛向岸上突擊前進。最先在壟口登陸之解放軍二四四團面臨裝甲部隊死傷慘重,二五一團在古寧頭突破登陸,二五三團在在湖尾登陸,突破防線,這時解放軍葉飛將軍接到登陸成功報告,以為勝利在望,但是由於不熟悉潮汐漲退的關係,結果搶灘船隻因退潮全陷在沙灘上動彈不得。 此時剛好有兩輛坦克車巡視邊防,其中一輛因故障而在灣邊之低崖,做初步排除故障,另一輛先行回營。這時有新兵以望遠鏡觀看是否有團部派來工兵排前來協助,當此位新兵無意間將鏡頭轉向海邊時,正看見解放軍先遣登陸部隊擱淺在沙灘動彈不得。於是拿起一支步槍對空鳴槍警視,此聲槍響驚醒了大部分守軍,於是古寧頭戰役就此展開。
國軍海軍掃雷二零二與南安二艇於三時左右在古寧頭西北海面,猛烈轟擊擱淺之解放軍船隻和軍隊。天亮後一百多艘解放軍船無一返回,第二梯次援軍隔海望洋興嘆。
第十八軍軍長高魁元指揮第一一八師(欠第三五二團)配屬戰車第三連(欠一排)向解放軍攻擊;第十九軍之第十八師其已登陸進駐瓊林之部隊亦就近歸十八軍高軍長指揮。該師尚未下船之第五十三團則轉航小金門登陸,歸第五軍軍長李運成指揮;第十九軍軍長劉雲瀚與第廿五軍軍長沈向奎連絡,指揮該軍第十四師(欠第四十團),及第十三師之一部,由金門後埔向北推進,迎擊由安岐、埔頭南竄之解放軍,併積極向古寧頭推進,另以第四十師之迫擊砲全部配屬第十四師,以加強其火力。戰車營營長陳振威將預備隊戰車兩排,進至瓊林待命。
25日解放軍二四四團一度佔領雙乳山,天亮時遭國軍裝甲部隊反擊退敗。在湖尾登陸之解放軍二五三團佔領觀音山和湖尾高地,到二十五日中午被迫撤退,解放軍二五一團衝出包圍竄到古寧頭,固守林厝,被國軍十四師和一一八師強力反攻,反攻林厝的國軍十四師四十二團上校團長李光前陣亡。

第二日
26日凌晨,解放軍湊齊一些船隻由二四六團團長孫玉秀率該團的兩個連和解放軍第八十五師的兩個連增援。二四六團在湖尾登陸;另兩連在古寧頭登陸。
二四六團的兩連,天亮時突破包圍,在古寧頭和據守該地解放軍會合,清晨六時三十分,高魁元指揮反擊,一一八師從浦頭以北海岸線向林厝攻擊。林厝戰況激烈是因為解放軍據永久工事還擊。九時多,國軍空軍輪番炸射。雙方巷戰,戰況慘烈,十二時國軍攻下林厝,十五時拿下南山。十一時,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羅卓英偕第十二兵團司令官胡璉到達金門戰場,胡璉接手指揮。
國軍已掌控情勢,勝券在握,三五二團於十五時攻入北山,一一八師師長李樹蘭以三五三團接替三五二團,偕同戰車繼續攻擊任務。

第三日
午夜時分,解放軍彈盡糧絕,突圍到海邊,一千三百餘人困在古寧頭以北斷崖下沙灘,27日清晨國軍猛攻,擊斃四百餘人,其餘被俘,孫玉秀自殺。上午十時,古寧頭戰役正式結束。又27日凌晨三時尚有解放軍第二五九團第三連約三十餘人,乘汽艇一艘到達古寧頭北側海岸,登陸後亦盡爲國軍所俘。
據聞當時解放軍28軍副軍長蕭鋒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面對葉飛失聲痛哭。葉飛報告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並報中央軍委,請求予處分。
金門上的戰鬥直到28日才逐漸平息,零星戰鬥持續更長。此外金門島上逗留時間最久的是解放軍二五三團團長徐博,他在26日晚突出重圍進入東部山區後,就一直隱蔽在北太武山的山洞中,靠挖食地瓜等植物充飢,等待解放軍第二次登陸。一位北太武山的村民向胡璉報怨他種的紅薯常常在夜晚被部隊偷吃,胡璉出動一個師的兵力進行搜山。徐博直到1950年1月,即戰役結束三個月後才被國軍發現,他當時「長髮長鬚,形同野人」。徐博後來被押到臺灣處決。
蕭鋒後來回憶:「但後來從古寧頭村史記載中才知,金門島根本沒有共產黨的組織,也沒有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來接應我們。我軍上島後,金門老百姓根本不支持我軍,反與我為敵,我軍與蔣軍鏖戰時,村民們聚在附近山頭看熱鬧:『中國人打中國人,中國人殺中國人實在太精彩了,比看電影還過癮。』戰後掩埋解放軍戰士屍體,村民齊動手。有許多受傷很重的解放軍官兵,並未死亡,『一個個腦袋光禿禿的,眼睛睜得圓圓的,呻吟聲此起彼落』。有一個十六七歲重傷戰士被掩埋時一直猛搖手,看起來凄慘而恐怖。因此,即使留下來打游擊,也是困難的,堅持不了多久。因為金門的老百姓根本不支持解放軍。」

雙方損失
古寧頭戰役解放軍共有三批登陸,首批為10月24日晚的二十八軍八十二師的二四四團、二十八軍八十四師的二五一團、二十九軍八十五師的二五三團和二十八軍八十二師的二四六團三營,共十個建制營;第二批是10月25日晚的二十八軍八十二師二四六團一營二連和兩個機砲排,以及從全團抽調的30多名戰鬥骨幹(共300多人)、二十九軍八十七師二五九團三營的200多名戰鬥骨幹(實際上島100多人);第三批是10月26日晚二十九軍八十七師二五九團一營二連的30多名(接應傷員撤退),合計9,086人,其中船工、民夫約350人。
解放軍戰史稱登陸部隊大部犧牲,包括二五一團參謀長郝越三、政治處主任王學元、二四六團副團長劉漢斌,倖存被俘者僅3,900餘人,其中營長6人、連長5人、指戰員1人,大部被送至臺中干城營房實施新生訓練;其他官階較高,如二五一團團長劉天祥是用飛機運回(有說是在臺絕食死亡)。 國軍戰史稱俘虜共軍7,364人,具體情況是二○一師俘虜1,495人,一一八師俘虜3,204人,十一師俘虜735人,十八師俘虜995人,十四師俘虜935人。兩者之說法差異甚大。
解放軍戰史稱斃傷國軍9,000多人,國軍戰史稱陣亡1,267人,傷1,982人,共3,249人。陣亡最高職務的是十九軍十四師四十二團團長李光前上校。但1953年國軍金門地區陣亡將士公墓收斂金門、大二擔、南日島三次戰鬥的陣亡及病故人員共4,500具屍體,其中大二擔、南日島戰鬥的規模遠遠遜於古寧頭戰役,可以粗略估算古寧頭戰役國軍陣亡人數約在3,500人以上(結合國軍自己公佈的1,267人,加上就地補入金門守軍的解放軍俘虜2,000人,大致相當),負傷者估計在5,000以上。


影響
在解放軍渡江後,國軍兵敗如山倒,1949年10月27日古寧頭戰役獲勝的消息傳到臺北,蔣介石流了淚說:「這一仗我們全勝了……台灣安全了。」。古寧頭戰役規模並不大,只是師級規模,但其深遠的影響,卻遠非普通的一場師級規模戰鬥可比。蔣經國認為:「古寧頭戰役是國民黨的轉折點。」胡璉說:「古寧頭戰役的勝利既是軍事上的,也是政治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倘若古寧頭戰役結果為解放軍勝利,大陸方面亦可由此封鎖並最後攻佔台灣;從總體上講,古寧頭戰役最後導致了台灣問題的產生,中華民國的續存,其影響至今仍未消除。
正因為解放軍在古寧頭戰役的慘敗,加上11月3日的登步島作戰失利,使解放軍對登陸戰的艱鉅有深刻瞭解,解放軍積極加強海空力量建設,而不敢像過去無知無畏的單靠陸軍發起登陸作戰。而國軍則幸虧有這場彌足珍貴的殲滅戰,這是東南區國軍的一次重大勝利。東南軍政長官陳誠謂之:「是共軍渡江以來碰到的第一個大釘子」; 而中華民國代總統李宗仁特以此捷,於重慶致電陳誠申賀,謂:

特急,臺北陳長官辭修兄:
金門守軍奮勇應戰,予以重劊,捷報傳來,人心振奮,吾兄董督有方,將士用命,至足佩慰。希即傳令嘉獎,查明有功將士,呈報國防部,分別獎賞,並盼再接再厲,晉建殊勳,無任企望。
李宗仁



*****魔獸地圖有送出權限要求的話我有看到就更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行動裝置版|黑名單|Urbase.net  

GMT+8, 2024-4-18 19:37 , Processed in 0.1071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