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要地

標題: 化學大事年表 [打印本頁]

作者: 0072005    時間: 2016-1-24 20:39
標題: 化學大事年表
1679年 發明吹管分析(孔克爾Kunckel)
1685年 有關水溶液的分析鑒定《礦泉博物學考察》問世(波義耳)
1703年 燃素說提出 (德國醫學兼化學家施塔爾Stahl, 1660-1734)
1746年 發明鉛室法制硫酸(羅巴克)
1750年 首次利用指示劑進行酸堿滴定(富朗索瓦)
1751年 瑞典克朗斯塔特發現金屬鎳
1755年 “固定空氣”(CO2)的發現(布拉克BLACK,1728—1799)
1766年 發現氫(卡文迪什kanendish,1731-1810)
l771年 發現氧(舍勒Scheele,1742--1786、普利斯特裏Priestley,1733--1804)
1772年 發現氮氣(丹•盧瑟福)
確定化學反應中的品質守恆定律(拉瓦錫,法1743—1794)
1773年 瑞典舍勒發現氧
法國魯伊勒發現脲
1774年 瑞典舍勒發現錳,制得氯
1775年 瑞典貝格曼提出化學親和力論
1777年 法國拉瓦錫證明了品質守恆定律;提出了氧化學說,推翻了燃素說
1778年 建立燃燒的新理論(拉瓦錫)
1780年 瑞典貝格曼的《礦物濕法分析》出版,並提出重量分析法
1781年 合成水(氫氧燃燒)(卡文迪什,英國,1731—1810)
瑞典舍勒發現鎢
1782年 瑞典耶爾姆發現鉬
1786年 法國拉瓦錫發現酒精經過氧化變成乙酸
1789年 《化學概要》一書出版,繼承和發展了波義耳的元素定義,正式全面陳述品質守恆定律(拉瓦錫)開闢化學的新紀元(拉瓦錫)
發現鋯和鈾(克拉普羅特,德1743—1817)
1790年 英國格雷哥爾發現鈦
1792年 美國費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化學協會
1797年 法國沃克蘭發現金屬鉻
1798年 法國沃克蘭發現金屬鈹
1799年 發現定比定律(即定組成定律)(法國普魯斯特Proust, 1754—1826)
1800年 發明電池(義大利,伏特)
電解水成功(尼克爾遜Nicholson,1753--1815和卡萊爾Carlkrle,1768--1840)
1801年 西班牙裏奧發現釩
英國哈切特發現鈮
1802年 瑞典厄克貝裏發現金屬鉭
1803年 發現倍比定律(道爾頓)
提出原子學說(道爾頓,Dalton,1766-1844)
英國渥拉斯發現鈀和銠
英國亨利提出亨利定律
法國蓋-呂薩克和泰納爾分別制得單質硼
1807年 用電解法首次制得金屬鉀和鈉(大衛Davy,1778-1829)
對化學基本定律的證明(貝采裏烏斯berzelius, 1779--1849)
1808年 發現氣體反應體積定律(法國蓋呂薩克Gay-Lussac,1778--1850)
英國大衛用電解法又制得了鎂、鈣、鍶和鋇
1811年 提出分子假說(義大利阿佛加德羅Hisinger,1766-1852)
法國庫圖瓦發現碘
1814年 發現碘(庫爾特瓦Courtois,1777-1838)
發表研究碘的論文(蓋呂薩克Gay-Lussac, 1778-1850)
提出化學符號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規則(瑞典貝采尼烏斯)
1815年 研究氰及其化合物(蓋。呂薩克)
1817年 瑞典貝采尼烏斯發現硒元素
瑞典阿弗韋聰發現鋰
1819年 法國杜隆和柏替提出原子熱容定律;法國佩爾蒂埃和卡芳杜發現萘
1820年 分離出奎林(法國佩爾蒂埃)
1823年 發現海綿狀鉑的催化作用(德貝爾納)
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和維勒發現不同物質卻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1824年 在德國吉森大學建立教學用的化學實驗室(李比希,德1803--1873)
發現溴(法國巴拉爾)
典貝采尼烏斯制得單質矽
提出卡諾原理(法國工程師卡諾)
1825年 英國法拉第發現苯;丹麥奧斯特發現鋁
1826年 法國杜馬用蒸汽密度測定原子量
1827年 俄國奧贊發現釕
1828年 合成尿素(德國維勒Wohler, 1800--1882)
打破了無機物和有機物之間的絕對界線,動搖了生命力學說
德國人德貝萊納提出了化學元素的“三組素”分類法
瑞典貝采尼烏斯發現釷
1829年 德國羅塞首次明確提出並制訂了系統定性分析法
1830年 正式提出“同分異構”概念(瑞典貝采裏烏斯)
德國李比希建立有機物中碳氫定量分析法並提出取代學說
1832年 發現安息香酸基(苯甲醯基)對基團論的貢獻(李比希、 武勒);提出“基”的概念
1834年 發現有機物的取代反應並提出有機物結構的類型說(法國杜馬Dumas,1800-1884和羅朗Launrex1807--1853)
發現電解定律(英國法拉第Faraday, 1791--1867),又叫電化當量定律
瑞典貝采裏烏斯提出“催化”概念
1839年 古德意發明硫化橡膠
1840年 發現化學反應總熱量恒定定律(赫斯HESS,1802--1850)
德國化學家李比希著《有機化學在農業和生理學中的應用》,為化肥的使用奠定了基礎
1841年 創立倫敦化學學會
瑞典貝采尼烏斯的《化學教程》出版
德國弗雷澤紐斯的《定性化學分析導論》出版,提出簡明的陽離子系統分析法
1843年 提出了“同系列”的概念(日拉爾Gerhardt,1816--1856)
1845年 制得纖維素硝酸酯(德國色恩拜因)
1847年 德國赫姆霍茲提出“力之守恆”後發展為“熱力學第一定律 ”;美國吉布斯提出熱力學“勢”的概念,後經美國路易士改稱“自由能”
1848年 發現酒石酸結晶的旋光作用,提出光學活性是由分子的不對稱性產生的(法國巴斯德)
英國開爾文根據卡諾迴圈提出絕對溫標和絕對零度是溫度的下限
法國布拉維提出晶體的14種空間點陣形式
1849年 英國焦耳提出了當時最準確的熱功當量
1850年 德國克勞休斯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
德國威廉密提出“動態平衡”的概念,開始了化學動力學的定量研究
1852年 提出原子價初步概念(英國弗蘭克蘭Frankland,1825--1899)
1853年 法國日拉爾提出有機化合物的類型論,將有機化合物分為水型、氫型、氯化氫型、氨型四種類型
1854年 法國貝特洛從甘油和脂肪酸合成脂肪
1856年 法國貝特洛合成甲烷和乙烯;英國伯金合成苯胺紫
1857年 德國凱庫勒提出碳的四價學說;德國施韋策爾發明創造銅氨纖維
1858年 提出碳原子間相連成鍵的學說(凱庫勒Kekule,1829--1896)
德國基爾霍夫提出基爾霍夫定律
1859年 發明了光譜分析用的分光鏡(德國本生和基爾霍夫Kirchhoff,1824--1887)
法國普朗特製出鉛酸蓄電池
1860年 卡爾斯魯厄大會上康尼查羅(Cannizzaro1826--1910)分發他論證分子學說小冊子,分子說獲得公認
比利時斯達提出O=16為原子量基準
德國本生和基爾霍夫發現金屬銫
1861年 提出“膠體”的概念及其與晶體的區別(英國格雷厄姆)
俄國布特列洛夫強調了“化學結構”的概念,發展了有機化學的結構理論
英國克魯克斯發現金屬鉈
德國本生和基爾霍夫發現金屬銣
1862年 法國貝特洛合成乙炔
1864年 挪威古德貝格和瓦格提出品質作用定律
1865年 提出苯的結構式(德國凱庫勒)
英國紐蘭茲將元素按照原子量排列成序,提出了化學元素的“八音律”分類法
德國克勞休斯提出“熵”函數的概念
德國許岑貝格制得纖維素乙酸酯
1867年 確定品質作用定律(古德貝格Guldberh, 1836--1902和瓦格Waage,1833--1900)
瑞典諾貝爾發明了雷管
1868年 合成茜素成功(德國化學家格雷貝Graebe,1842--1927和利貝曼Liebermann,1842--1914)。
1869年 發現元素週期律(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Mehgegeeb, 1834--1907)
瑞士米舍爾發現核酸;美國海厄特製成賽璐珞
1873年 俄國布特列洛夫發現異丁烯的聚合反應
1874年 荷蘭範特霍夫和法國勒貝爾分別提出了立體化學概念和碳的四面體學說
發現不對稱碳原子和旋光異構體(範特霍夫Varit Hoff,1852--1911)
1875年 法國布瓦博多朗發現鎵;德國科爾勞施提出當量電導的概念
1876年 發現相律(美國吉布斯)
合成靛蘭成功(拜爾Baeyer1835--1917)
1879年 英國克魯克研究高真空放電,發現陰極射線
1880年 德國拜爾合成靛藍;瑞士馬里尼亞克發現Gd
1881年 英國湯姆遜提出陰極射線是帶負電的粒子流(1897年測定了它的質荷比,命名為電子)
1884年 發表《化學動力學研究》(範特霍夫)
1886年 霍爾和埃魯電冶鋁成功,使鋁價格大大降低,趨於實用;德國溫克勒發現元素鍺;法國莫瓦桑制得單質氟
1887年 建立稀溶液理論(荷蘭範特霍夫)
提出電離學說(瑞典阿侖尼烏斯Aeehenius, 1859--1927)
德國奧斯特瓦爾德與荷蘭範特霍夫創辦《物理化學》雜誌
1888年 法國拉烏爾提出關於稀溶液蒸汽壓下降的拉烏爾定律
法國勒沙特列提出了關於平衡移動的勒沙特列原理
德國拜爾提出“幾何異構”概念
1889年 瑞典阿侖尼烏斯提出化學反應速率與溫度的關係式,並提出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概念
德國能斯特提出電極電位與溶液濃度的關係式
美國克拉克提出元素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後被稱為克拉克值
1890年 合成單糖(果糖、葡萄糖)成功(德國費歇爾Fisher, 1852-1919)
工業生產靛蘭(BASF公司)
1892年 日內瓦國際化學會議確定有機化合物系統命名法;英國克羅斯、比萬製成粘膠纖維
1893年 提出配位化合物的配位學說(德國維爾納werner,1866--1919)
法國化學家莫瓦桑從首次人工石墨制得了金剛石
1894年 發現氬(英國拉姆塞Ramsay,1852--1916和瑞利J.W.Ray,1842--1919)
1895年 德國倫琴發現X射線;德國奧斯特瓦爾德提出催化劑概念;英國拉姆塞發現元素氦
1896年 法國貝克勒耳發現鈾的放射性;法國薩巴蒂埃發現鎳催化氫化反應
1897年 命名電子(湯姆遜Thomson,1826--1909)
從酵母液中分離酒化酶成功(布勞納Braumer, 1856--1935)
1898年 發現釷的放射性,發現釙、鐳(居裏夫婦P.Curie,1859-1906和M.S.Curie,1867--1934);英國拉姆塞發現氖、氪、氙元素
1899年 對蛋白質進行研究(費歇爾Ficher, 1877-1947);英國歐文斯和盧瑟福發現氡-220;法國德比埃爾發現元素錒
1900年 英國盧瑟福和法國居裏用強磁場將鐳的射線分成三部分,並分別命名為α、β、γ射線






歡迎光臨 戰略要地 (http://urbase.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